【廣告】
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防水人必備的簡易植筋加固技巧隨著維修市場的不斷推進,防水人現(xiàn)有的單一堵漏防水技術,已很難滿足維修市場問題多樣化和復雜化的需求。3、植筋加固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植筋加固能夠將兩個部分的粘合時間達到5-10年的時間,如果嚴格按照施工方法進行施工還能持續(xù)更長的時間,因而廣受業(yè)主喜歡。而這其中必須掌握和熟練運用的一項重要升級打怪技能就是,對房屋的加固技術了。而加固技術,不僅形式多樣而且難度各異,學習和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植筋技術:是后錨固技術中一大重要分支,通過在原有磚墻或混凝土結構上鉆孔(開槽)、注膠、植筋,令新增構件與原混凝土基材共同連接。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植入的鋼筋與新建結構中預埋的鋼筋效果相似,但操作方便、工藝簡單、應用靈活,因此植筋技術將會在維修市場的既有老結構加固中受到重用!但是,有些潛在的隱患我們得重視:由于植筋技術工藝很簡單,導致重視程度不夠,質量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多。
一方面,是植筋膠的質量問題,植筋技術對植筋膠的收縮率要求嚴格,必須把收縮率控制在的范圍內;另一方面,是對于鉆孔深度的忽視占據(jù)了很大部分。事實上,在植筋技術中,植筋錨固深度直接影響著植筋技術的質量。2、箍筋表示方法(1)3Φ22,3Φ20表上部鋼筋為3Φ22,下部鋼筋為3Φ20。而在做家裝維修工程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遇見一些磚墻開裂的情況。
這時候,我們得采用另外一種植筋技術,即“開槽植筋工藝”!
做植筋加固,這些鋼筋施工知識怎么能不知道眾所周知,鋼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2、采用植筋技術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改造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現(xiàn)場檢測結構確定。鋼筋施工技術是一種較為復雜且專業(yè)的活動,在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中,鋼筋工程作為整體工程的骨架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它直接影響到工程建筑的質量。
所以,為了保證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需要施工人員認真的對待,對于鋼筋施工工藝的合理利用,需要從鋼筋的進場到后的施工結束進行質量檢查和控制。
接下來,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鋼筋工程、鋼筋施工的一些簡單必備的知識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鋼筋基礎表示方法
1、箍筋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表箍筋為Φ10,加密區(qū)間距100,非加密區(qū)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2)Φ10@100/200(4)表箍筋為Φ10,加密區(qū)間距100,非加密區(qū)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3)Φ8@200(2)表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4)Φ8@100(4)/150(2)表箍筋為Φ8,加密區(qū)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qū)間距150,雙肢箍。
2、箍筋表示方法
(1)3Φ22,3Φ20表上部鋼筋為3Φ22,下部鋼筋為3Φ20。
(2)2Φ12,3Φ18表上部鋼筋為2Φ12,下部鋼筋為3Φ18。
(3)4Φ25,4Φ25表上部鋼筋為4Φ25,下部鋼筋為4Φ25。
(4)3Φ25,5Φ25表上部鋼筋為3Φ25,下部鋼筋為5Φ25。
3、梁上部鋼筋表示方法
(1)2Φ20表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于雙肢箍。
(2)2Φ22 (4Φ12)表2Φ22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3)6Φ25 4/2表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4)2Φ22 2Φ22表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鋼筋錨固的原則
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并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 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墻身的一根豎向鋼筋、板的一根鋼筋距離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墻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7、節(jié)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鋼筋綁扎內容及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
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套柱箍筋→連接并綁扎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搭設柱筋支撐腳手架
柱筋支撐架采用腳手架鋼管搭設,操作面四周鋪跳板,并掛安全網(wǎng)。
套柱箍筋
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shù)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后綁扎定位鋼筋,立柱子鋼筋。
機械連接
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后,機械連接接頭、套筒尺寸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guī)范要求。
畫箍筋間距線
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柱箍筋綁扎
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鋼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牢,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
下層豎向露筋出樓面用柱箍將其固定。
截面變化
下層柱筋露出部分,在綁扎上層梁前收縮準確。
主筋封頭處理
保護層厚度
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采用柱定位筋。
鋼筋驗收要注意什么
1:驗收內容包含鋼筋出廠質量證明,外觀檢查,并按有關規(guī)定取樣進行機械性能試驗。
2:鋼筋進場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牌,并按品種、批號及直徑分批驗收。每批熱軋鋼筋重量不超過60t,鋼絞線為20t。做機械性能試驗時應從每批外觀尺寸檢查合格的鋼筋中任選兩根,每根取兩個試件分別進行拉力試驗(包括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的測定)和冷彎或反彎次數(shù)試驗。"植筋加固"技術是一項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如有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規(guī)定,則應從同一批鋼筋中另取雙倍數(shù)量的試件重新作上述四項試驗,如果仍有一個試件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品,應不予驗收或降級使用。
3:鋼筋在加工使用中如發(fā)現(xiàn)機械性能或焊接性能不良,還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檢驗其有害成分如硫(S)、磷(P)和(As)的含量是否超過規(guī)定范圍。
4:鋼筋進場后在運輸和儲藏時,不得損壞標志,并應根據(jù)品種、規(guī)格按批分別掛牌堆放,并標明數(shù)量。
單獨基礎鋼筋布置
(1)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于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
(2)現(xiàn)澆柱下單獨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shù)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wǎng)上;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
(3)預制柱下杯形基礎,當b/h1<0.65時(b為杯口寬度,h1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內容
(1)按施工圖核查縱向受力鋼筋,檢查鋼筋品種、直徑、數(shù)量、位置、間距、形狀和尺寸。
(2)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構造鋼筋和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3)檢查鋼筋接頭:如綁扎搭接,要檢查搭接長度、接頭位置和數(shù)量(錯開長度、接頭百分率),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要檢查外觀質量、取樣試件力學性能試驗是否達到要求、接頭位置(相互錯開)、數(shù)量(接頭百分率)。
(4)做好鋼筋隱蔽工程記錄。
鋼筋接頭及搭接長度一般要求
1、綁扎接頭中鋼筋橫向凈距大于或等于鋼筋直徑且不小于25mm
2、接頭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10d,且不得位于構件的大彎矩處和箍筋加密區(qū)?;A梁上筋接頭位置:支座或支座兩側三分之一范圍,下筋接頭位置:跨中三分之一范圍。
3、直螺紋鋼筋接頭任一接頭中心至35d且≥500mm范圍內及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的1.3倍區(qū)段范圍內
鋼筋電渣壓力焊頭驗收規(guī)定
1 電渣壓力焊接頭的質量檢驗,應分批進行力學性能檢外觀檢查和驗,并應按下列規(guī)定作為一個檢驗批:
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應以300個同牌號鋼筋接頭作為一批;在房屋結構中,應在不超過二樓層中300個同牌號鋼筋接頭作為一批;當不足300個接頭時,仍應作為一批。每批隨機切取3個接頭試件做拉伸試驗。
2 電渣壓力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1)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當鋼筋直徑為25mm及以下時,不得小于4mm;當鋼筋直徑為28mm及以上時,不得小于6mm;
(2)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無傷缺陷;
(3)接頭處的彎折角度不得大于3°;
(4)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植筋施工五問五答1.植筋中錨筋間距過小,可怎樣解決?
植筋施工中相鄰兩根錨筋凈距宜大于3d,但有些構件,例如柱頭植筋,截面尺寸有限,梁、柱鋼筋交錯,常遇到實際能鉆成的孔有限或相距很近,有的實際凈距僅1d左右。此時為消除群錨的不利影響,可采用將鋼筋合并,增大錨固長度的變通措施。
2.植筋時鋼筋如何快速入孔?
將一電錘短鉆頭端部焊接6mm厚小鐵板,然后將電錘功能調為沖擊狀態(tài),利用電錘的持續(xù)沖擊力,可克服植筋膠的阻力,快速無回彈地將鋼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徑植筋采用此方式效率較高。
3.基材中鋼筋過密,難以成孔,可怎樣解決?
基材中鋼筋過密,難以成孔是植筋施工常遇到的難題,錨筋直徑越大,問題越突出。例如25鋼筋植筋,要求鉆孔孔徑大于30mm,但有時基材主筋凈距僅28mm,造成不能成孔。此時可按照截面面積相等的原則,用2根18錨筋代替,鉆孔孔徑僅需22mm,就解決不能成孔的問題。植筋施工中,清孔是其中一大重點,孔洞鉆好后必須對孔內粉塵進行徹底清理,必要時應采用棉紗配合清理孔壁。但鉆孔深度不應減少,應與原設計深度相同。
4.素混凝土(巖石)中植筋應注意什么?
基材中配筋有利于錨筋荷載向更大的范圍傳遞、分散,利于錨固力的提高。素混凝土(巖石)沒有配筋,錨筋荷載全靠有限范圍的混凝土(巖石)承受,此時混凝土(巖石)的強度高低、是否致密無裂縫對錨固力有決定性的影響。植筋技術有著靈活的設計,可根據(jù)使用需要在鋼筋混凝土的任何位置,根據(jù)結構受力特征設計植筋數(shù)量及規(guī)格,且可靠性優(yōu)于預埋件,承載力大。當設計充分利用鋼筋強度時,應適當增加的錨固長度,具體錨固參數(shù),宜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
5.圓鋼、螺紋鋼植筋破壞形態(tài)有什么不同?
顯然,因鋼筋外形差異,同樣情況下,螺紋鋼錨固效果優(yōu)于圓鋼。當基材強度不小于C15時,15d的錨固深度圓鋼、螺紋鋼抗拔力均可大于鋼筋屈服值。但若繼續(xù)加荷至破壞,螺紋鋼一般表現(xiàn)為鋼筋縮徑、拔斷;圓鋼則有時拔斷,有時拔出。
植筋加固修補施工時,哪些細節(jié)是需要注意的
1、植筋膠必須要適用且配套性達標
在植筋加固施工時,植筋膠必須要適用且配套性達標。在施工會使用到加固兩種基礎的材料,其一是植筋膠,其二是鋼筋。如果使用的植筋膠的配套性不達標,質量等級也偏低的話,若是使用此類植筋膠對建筑物進行加固施工,自然難以取得優(yōu)勝的植筋加固施工效果。不得采用光圓鋼筋,原因在于光圓鋼筋不能形成機械牙鍵,所植鋼筋長期錨固性能得不到保障。在選購植筋膠時務必要注意2點,那就是質量等級和使用性能是否達標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材料的市場價格是否符合經(jīng)濟效益。
2、要按施工規(guī)程進行施工
在施工的過程中,務必要按照建筑行業(yè)施工的規(guī)范準則加固施工作業(yè),如果建筑物存在問題較多,需要完成的加固工程量相對較大的話,此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務必要全程都按照制定好的方案進行施工。另外也需要提前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的排查,從而知道建筑物究竟存在什么問題,也便于后期為可行和針對性的兌建筑物進行加固施工。4:鋼筋進場后在運輸和儲藏時,不得損壞標志,并應根據(jù)品種、規(guī)格按批分別掛牌堆放,并標明數(shù)量。
統(tǒng)籌做好局部加固工作
在建筑出現(xiàn)質量問題時,一般都是局部出現(xiàn)問題,需要對局部進行加固處理,而不是整體做好加固。整體加固既會增加施工的難度,同時也會提高建筑加固的總費用,所以在局部出現(xiàn)質量問題時,只需要做好針對性的局部加固就行了,在加固是需要重點做好局部加固施工工作,確保加固維護施工結束后,建筑物中出現(xiàn)損傷的位置能夠徹底得以修繕。市場上的鋼筋種類繁多,通常按種類將它們分為:光面鋼筋、帶肋鋼筋、鋼線、冷軋扭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