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分為四級,一二類三四類。
2、節(jié)點縫隙或金屬承重構件節(jié)點的外露部位,應做防火保護層。
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長度和面積,一二級防火分區(qū)的長度250米,允許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
4、對于地下房間、無窗房間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以及超過20m且無自然排煙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40m的疏散內走道,應設機械排煙設施。
5、1)建筑高度超過32米,應設機械排煙設施。
2)內走廊超過20米,并設有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設施,應設機械排煙設施。
3)面積超過100平方米,應設機械排煙設施。
4)通風和空調系統(tǒng)應設置排煙系統(tǒng)應設機械排煙設施。
1、消防電源應為專用電源,不允許插接接頭
2、消控室門向疏散方向開門,允許有送回風管但應加防火閥。嚴禁無關電氣線路穿越,控制臺周圍留1米通道和檢修通道,
3、消防控制的功能:控制消防設備的開啟、關閉;消防水泵、防煙、排煙風機的開關;關閉防火閥,停止空調送風機;顯示火災、故障報警的位置;疏散通道、出口等;顯示保護地圖(模擬圖、平面圖);顯示消防電源的狀態(tài);配備火災報警應急廣播控制裝置
防煙系統(tǒng)的安裝位置:
1)擔負一個防煙分區(qū)凈空高度大于6米的房間,每平方米不小于60立方米
2)擔負一個防煙分區(qū)凈空高度大于6米的房間,每平方米不小于120立方米
3)排煙口安裝在屋面及頂棚位置;排煙量不小于60立方米、秒
4)防煙口設置水平距離不超過30米防煙閥關閉溫度2800C
5)走廊的防排煙系統(tǒng)豎向設置,室內的按防火分區(qū)設置
6)機械防排煙系統(tǒng)可以與通風空調系統(tǒng)合用但必須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
7)防火風管為建筑中的安全救生系統(tǒng):主要應用于火災時的排煙和正壓送風的救生保障系統(tǒng),一般可分為1h、2h、4h等的不同要求級別
地下建筑火災逃生與自救
1、地下建筑一旦發(fā)生火災,要立即開啟排煙設備,迅速排出地下室煙霧,以減低火場溫度和提高火場能見度;
2、迅速撤離險區(qū),采取自救或互救手段疏散到地面、避難間、防煙室及其他安全地區(qū);
3、滅火與逃生相結合,嚴格按防火分區(qū)或防煙分區(qū),關閉防火門,防止火勢蔓延或封閉窒息火災,把初起之火控制在較小范圍內,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將其撲滅;
4、在火災初起時,地下建筑內有關人員應及時引導疏散,并在轉彎及出口處安排人員指示方向,疏散過程中要注意檢查,防止有人未撤出。逃生人員要堅決服從工作人員的疏導,決不能盲目逃竄,已逃離地下建筑的人員不得再返回地下;
5、逃生時,盡量壓低姿勢前進,不要做深呼吸,盡可能用濕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霧進入呼吸道;
6、萬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斷,應保持冷靜,盡量想辦法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消防隊員前來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