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仲秋季節(jié)如何釣魚。
初秋一過,秋老虎就已緩慢地消失了。白露至秋分謂之仲秋。民間自古就有“金秋時節(jié)小陽春,秋高氣爽好釣魚”之說。秋高氣爽,氣候宜人,不冷不熱,全天可釣。垂釣者不再為天氣炎熱而煩躁;不再因害怕酷熱中暑而發(fā)愁;也不愁水溫高導致魚兒避入深漂而不食。進入仲秋,風和日麗,水中氧氣充足,浮游生物繁殖快,氣溫一般在20%C左右,此時魚兒自身也感覺水溫適度,特別活躍,故有;白露魚來神,秋分魚舒服展;之諺語。魚欲大增,不分葷、素餌料,見餌就吃,拼命搶食。此時,幾乎所有的可釣之魚都會上釣。多數(shù)底層魚類(鯽、鯉)會游至水體的中層或上層,在這段氧份相對充分的水域內吸氧或覓食。與此同時,垂釣者也是神清氣爽,動作麻利,提竿準確,撈魚在握。釣位一般選擇在深水、陰暗、水草及活水口處,拋竿下鉤,大小不的魚,都會上鉤。釣者定能如愿以償,滿載而歸。
步驟初步設定調目
粗調找到底后,將浮標下移15厘米,一定要超過預定調目的長度,修剪鉛皮直到調目為4。
步驟精準找底
這一步在調漂過程中非常重要。切記先不要上拉浮漂,下鉤搓上單餌拋竿,看看這個餌球是否能讓浮漂剛好沒入水中,應該是平水。此餌就是找底后搓餌團大小的“基餌”,記住這時餌團的大小。找好“基餌”后再將浮標上移15厘米,下鉤掛基餌進行找底。所以為了能夠有一個好的收獲,釣友們可以根據(jù)魚的種類適時的更換魚漂。我讓浮標露出4目。找好后,再于上鉤掛“基餌”拋出,看看此時浮標露幾目。
調高釣低和調低釣高的區(qū)別
調低釣高,例如調平水釣2目,或是調2目釣4目等,這時浮漂沒有或剩余浮力很小,同時也沒有用到剩余浮力,甚至一部分鉤的重量都靠水底承擔,那么餌料重量全部靠水體承擔,所以在餌料溶散或是誘魚吃口、觸碰餌料的時候,基本漂是沒有動作的,我們也叫調鈍,只有在魚拖動餌料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漂訊,這也就是這種調法的好用之處,那就是可以過濾一些的吃口。著1名大師王永貴在成名之前曾是在玄武湖論竿搏魚的好手,他每次垂釣身后總能聚集許多看熱鬧的人群。什么時候調低釣高
1.鬧小魚的時候,如果我們知道所釣水域,小魚鬧鉤比較厲害,我們可以調低釣高,鉛墜相對較重,能快速穿過小魚層到底,同時餌料的重量不靠浮漂浮力,所以小魚啄食餌料時,浮漂不會出現(xiàn)動作,能過濾一些小魚的雜口信號。
2.守釣大魚的時候,同樣因為餌料沒有浮漂的拉力,直接躺在水底,能有效的降低大魚的警惕性,同時易于大魚吞入口中,待大魚轉身或游走的時候,出現(xiàn)真實信號,也就是容易吃死口,保證中獲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