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拔火罐的好處
1、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疾病的目的。
2、負壓作用人體在火罐負壓吸拔的時候,皮膚表面有大量氣泡溢出,從而加強局部組織的氣體交換。
3、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充血狀態(tài),加強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加速排出,起到溫經散寒等作用,從而達到促使疾病好轉的目的。
4、調節(jié)作用拔罐的調節(jié)作用是建立在負壓或溫熱作用的基礎之上的,首先是對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給予機體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經系統(tǒng)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達到大腦皮層。
拔罐中的操作方法介紹:
操作方法
用鑷子或止血鉗夾住95%的酒精棉球,點燃后伸進罐內,在罐的底部或中部旋轉數圈迅速退出,再速將罐扣在需拔罐處,即可吸住,操作動作要快。
此方法由于罐內無火,比較安全,是較常用的吸拔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將罐口燃熱,以免燙到皮膚。
操作要領輕、快、準、穩(wěn)
站位:
拔罐時. 操作師站在患者的右邊,就左手拿火,右手拿罐;站左邊就右手拿火,左手拿罐。
拔罐的運用
5.走罐:亦稱推罐法,即拔罐肘先在所抜部位的皮朕及罐ロ上,淦- -居凡士林、板油等.洞滑剤做カ介貭,再將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在需要拔的部位上往返推劫,至所拔部位的皮畉潮紅、充血、甚或疼血肘,將罐起下,迺宜于面釈較大、肌肉キ厚部位,如脊背,腰背,大腿等部位。
6.藥罐
( 1)煮藥罐:將竹罐放在鍋里加水煮沸,使用肘用卵圜鉗倒挾罐底,用去罐內水,用濕毛巾迅扣罐口。
(2)虻藥罐:在抽氣罐內事先盛賍一定的藥液(約カ罐子的2/3-1/2)。然后按抽氣罐操作法,抽去空氣,使吸在皮朕上。也有用火罐法吸拔在皮畉上的。
7.針罐: 常用于濕痹痛等病癥。
①留針拔罐法:選定穴位,針灸至得氣,運用一定手法,留針于穴區(qū),再在其上拔罐。
②不留針拔罐法。系指針灸后立即去針,或雖留針,但須至取針后,再在該部位拔罐的一種方法。淼8.刺血拔罐
又稱刺絡拔罐法,即在應拔部位的皮膚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后,再將火罐吸拔于點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強刺血理療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鐘,多用于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胃腸神經官能癥以及熱病、痛證、瘀血證等病癥。出血量控制在20毫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