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煮水餃的方法:
1、把鍋里的水燒開,放少許鹽(防止水餃出鍋后粘皮)。
2、將水餃下鍋,可以多次數少,直到距鍋里水面還有倆指為好;速凍的水餃一次性下鍋也是直到距鍋里水面還有倆指為好。
3、再下鍋的同時用勺圓底向前在鍋里沿邊順時方向推動,目的是把水成旋轉流動,防止餃子下鍋后粘鍋。
4、當水餃下好鍋后,水再次煮開,水餃這時大都浮到水面。
5、用勺舀涼水,均勻的散在鍋里(冷卻水餃皮,煮水餃餡,這樣能使不好熟的餡煮熟而皮不至于過火) 。
6、一般散涼水三次,看是什么餡了。標準,撈起一個水餃,用手指一按,餃子皮能很快復位就可以出鍋了。
7、在水餃剛要出鍋時,再加點涼水,對水餃出鍋很方便。
8、水餃有現做的和速凍的,倆者在煮熟過程沒大的區(qū)別,速凍的煮熟時間用的少些。
佰森電器結構合理,環(huán)保耐用,外觀簡潔大方,節(jié)能、低碳環(huán)保、無輻射、安全實用.產品以的品質,高雅的外形,誠摯的信譽展現給您,是您理想的選擇!
教你怎么包餃子
1. 和面:溫開水一杯,水里放些許鹽,面里放雞蛋一個。水要徐徐的倒入盆中,筷子不停的攪動,感覺沒有干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時候,就可以下手活了,面要用力,到面的表面很就好了。
2. 拌餡:如果四個人吃,大約500克餡即可。餡里放鹽、姜沫、醬油、料酒、香油、水,還可以加點胡椒什么的,反正自己喜歡的口味加啥都無所謂。順時針攪拌,感覺所有的東西都融合在一起即可。
3. 剁菜:一般我用大白菜 些許韭菜。韭菜切成小粒,大白菜則要剁了,后感覺菜很稀呼的樣子即可,然后用紗布,把水擠干。和韭菜一起放入攪拌,嘗一嘗味道咸淡,如果淡再加點鹽,餃子餡就做好了。
4. 揪面團:取出醒好的面團,大致分成四份(幾份都可以,只要是等份),這樣可以避免包的過程面干。
先拿一份,剩下的放回盆中,用蓋子蓋好,防止水分蒸發(fā)。將這一小份面團,長條狀(圓柱型),用刀切成小段(寬度2.5cm大?。?,用刀也一樣,只是注意每切一刀后將面團轉個方向為好。
5. 搟皮:這時桌上有很多切好的小段,手搓成扁平狀,樣子有點想飛碟。拿搟面杖搟的時候,注意中間厚邊緣薄,中間厚防止餃子餡漏,邊緣薄吃起來口感好。
6. 包餃子:將餃子餡放入皮中,如果技術不熟練的話,不要放太多餡。再捏兩邊,然后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一下,這樣餃子下鍋煮時就不會漏湯了。然后找個大盤子,放在上面。
7. 煮餃子:煮一鍋開水,等水沸騰時,將餃子放入,并及時的攪動(順時針),防止餃子在水中在一起。加蓋煮,等到餃子胖胖的浮在水面上即可。
大功告成了,可以加點老陳醋,加點辣油。
燃氣煮餃子爐
①.可使用和液化氣罐。
②.無噪音,可在專業(yè)餃子館、飯店、明檔處使用;占地面積約1平方米。
③.節(jié)約能源,無需用電,使用不鼓風節(jié)能爐頭耗2-3m3/h
④.熱能收集,煮餃子的同時利用余熱將外殼水套的涼水加熱,可達到80℃-90℃,節(jié)約能源。
水餃的演變
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一種食品,被稱為“月牙餛飩”。據三國時期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后,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中國的一些地區(qū)仍然流行,如河南、陜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水餃爐型號規(guī)格容量本產品開一鍋水傳統(tǒng)產品開一鍋水內徑mm外徑mm升用時(分鐘)用氣(千克)用時(分鐘)用氣(千克)360直徑500*高360直徑700*高80064150。
佰森廚業(yè)愿以的產品,的服務,的體系,與您共贏共榮,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