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緊固螺紋的金剛石砂輪表面
不重要的緊固螺紋的金剛石砂輪表面。需要滾花或氧化處理的金剛石砂輪表面,安裝直徑超過80mm的G級軸承的外殼孔,普通精度齒輪的齒面,定位銷孔,V型帶輪的金剛石砂輪表面,外徑定心的內(nèi)花鍵外徑,軸承蓋的定中心凸肩金剛石砂輪表面,要求保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金剛石砂輪表面,如錐銷與圓柱銷的金剛石砂輪表面,與G級精度滾動軸承相配合的軸徑和外殼孔,中速轉(zhuǎn)動的軸徑,直徑超過80mm的E、D級滾動軸承配合的軸徑及外殼孔,磨削的齒輪金剛石砂輪表面等。要保證這些特性,鍍層金屬不僅要有較高的硬度、耐磨性,而且要求在基體各個部分要均勻分布,以免鍍層脫落使工具壽命縮短。
要求長期保持配合性質(zhì)穩(wěn)定的配合金剛石砂輪表面,IT7級的軸、孔配合金剛石砂輪表面,精度較高的齒輪金剛石砂輪表面,受變應(yīng)力作用的重要零件,與直徑小于80mm的E、D級軸承配合的軸徑金剛石砂輪表面、與橡膠密封件接觸的軸的金剛石砂輪表面,尺寸大于120mm的IT13~IT16級孔和軸用量規(guī)的測量金剛石砂輪表面,工作時受變應(yīng)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金剛石砂輪表面。針對不同的地質(zhì)條件客戶可以選擇合適的鉆頭類型,其主要規(guī)格有:75,91mm,110mm,130mm,150mm,170mm,200mm,220mm。
金剛石粉粒雜質(zhì)如何吸附
吸附雜質(zhì):金剛石其實并不純凈,其表面總沉著一層吸附雜質(zhì),如果事先不除去,金剛石粉粒就會漂浮在電解液表面,不能沉積到基體上去。因此金剛石使用前必須經(jīng)親水(濕潤)處理,親水方法可參考資料。
金屬電鍍的基本原理:電鍍槽中,將浸在鍍液中的被鍍件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接(組成陰極),將要鍍覆的金屬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接(組成陽極),鍍槽里的鍍液中含有鍍層金屬的離子,接通電源后鍍液中的金屬離子便在陰極沉積形成鍍層。
鍍液中依金剛石的平均粒徑
一般加工玉雕的磨具鉆具形狀繁雜,尺寸各異,大都采用埋砂法,給工具基體上粘上一層金剛石,即將固定于夾具上的待鍍件預(yù)鍍后,置于盛有金剛石,溶液可以自由流通的非金屬砂槽內(nèi),在鍍液中依金剛石的平均粒徑。
電鍍時間,使金剛石被鑲于工件表面,一般掌握嵌入率達到10%左右即可,嵌入率太低,對金剛石的粘附欠牢,加厚鍍時易被吹落,過厚則易“糊”活,且往往會使磨粒搭橋架空,在加厚鍍時覆蓋在工具上的金屬鍍層,在磨削時將在該處造成爆裂。
鑲砂的Jκ應(yīng)依據(jù)金剛石平均粒徑控制,如金剛石顆粒d為49μm的上砂用0.5A/dm2電鍍25~30min,金剛石顆粒d為196μm的上砂用0.75A/dm2電鍍60min為常用,以使金剛石盡可能單層均布于待鑲工作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