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顯影加工過程中,曝光的鹵化銀以顯影中心作為電極,與顯影劑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全部還原成金屬銀原子,形成可見的金屬銀影像。為曝光部分的鹵化銀通過定影過程,與定影劑發(fā)生反應(yīng),從乳劑層中溶解,形成穩(wěn)定的可見影像。在對實際景物拍攝時,膠片曝光量多的部位,形成的金屬銀多,致黑程度大,影像密度高;曝光量少的部位,形成的金屬銀少,致黑程度小,影像密度低。得到的影像與實際景物的明暗程度相反,即得到負像。

特別南方地區(qū)夏季氣溫偏高,從長期的實踐中摸索一套較好的溫度控制參數(shù),在20-250C情況下,相對濕度75%以上時,貼膜溫度低于730C較好;相對濕度為60-70%時,貼膜溫度70-800C較好;曝光時間過長或曝光不足:在紫外光照射下,吸收了光能量的光引發(fā)劑分解成游離基引發(fā)單體進行光聚合反應(yīng),形成不溶于稀堿的溶液的體型分子。要使每種干膜聚合效果比較好,就必須有一個好的曝光量。

(1). 了解放大機的基本結(jié)構(gòu)及使用方法;
(2). 選擇拍攝的底片,將底片放入底片夾內(nèi),乳劑面向下;
(3). 開啟曝光定時器電源開關(guān),按下定時器調(diào)焦按鈕,在放大機上進行調(diào)焦,待影像清晰后,調(diào)焦完畢,關(guān)閉調(diào)焦按鈕;
(4). 在安全燈的條件下,調(diào)好曝光時間,將相紙乳劑面向上,放入放大尺板夾中,按下曝光按鈕,對相紙進行曝光;
(5). 將曝光后的相紙取出,放入D-72 顯影液中進行顯影,顯影時,不斷進行攪拌,待影像層次全部顯出后,顯影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