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比較語音學(Comparative Phonetics)就是把不同的語言的聲音,就其音值、音位、結構、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做仔細的比較,以觀察其異同及特點,這便是「比較語音學」。語音的比較,主要在促進學習及教學語言的效果,教語言的人可提兩種語言的不同點,說明如何把握發(fā)音的部位和發(fā)音的方法,使學習者能夠有更準確的發(fā)音,而使音值、音質都不會與要學習的語言相去太遠。比較語音學有理論及實際的兩種重要性。以理論的觀點看來,世界上各種不同語言語音的比較,不僅對一般性的語音學理論有貢獻,更提供了語言類型學許許多多的資料。而處理應用文(信息性閱讀,主要目的在于獲取某方面的信息)時,筆者不建議全篇通讀,而是多注意細節(jié),如:時間、地點、人物或數據等。以實際的觀點來看,則是可以幫助教學者能在產生語言問題時做預先的準備,并能化解語言教學中目標語言與和母語的沖突,進而創(chuàng)立一個能夠使學習者更容易學習的教學方法。
學 說 目 的
在學外語的時候,常會遭遇困難。就算學之有年,也還是很難將此外語說得像母語一樣好。這些可能都和母語和外語的語音或是語音組合規(guī)則的不同有關。比較語音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幫人找出學外語時犯錯的原因并加以糾正,進而學好外語。另外,近來也有學者開始研究母語。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做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到最后,還是不會說英語。像是客語、臺語以及原住民語之間的比較研究都有許多學者在做,更因此而產生了所謂「通用拼音」系統(tǒng),想藉此單一系統(tǒng)拼出所有臺灣母語(包括國語)的音。而比較語音學的目的,也從單純的幫人學好外語,變成學好母語之外的語言。
如「比較語音學概要」(Petite Phonétique Comparee)的作者保羅巴西(Paul Passy)在這本書的引言中所說的:“...我們要把外國語音說得真確,究竟也不極難。所要緊的是練習的得法。而這得法的練習,卻根基于關于語音的知識;有了這知識就自然能有得法的練習。所以這種知識萬萬不能少。我們把這種知識的總體叫做語音學。”(Passy 1971)?!副容^語音學概要」這本書本來是便于歐洲人學習英、德、法三國語言用的,所以保羅巴西也提到:“...這本小書的主要意趣,就在于只是出一種方術來,使人可以說好外國話...”。)You'dbetterdoyourhomeworkallbyyourself。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比較語音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我們在以母語為基礎下,找出我們學習外語時在語音上的錯誤進而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