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鴿瘟
病癥多發(fā)生在肉鴿的眼、嘴角、腿腳、和少毛的皮膚上,開始呈灰白色,逐漸變成棕色的結(jié)痂,一般兩周左右就會干枯脫落。鴿痘有時發(fā)生在喉頭,成為型。
治鴿痘目前尚無藥,患鴿涂擦碘酒或硫磺軟膏有一定效果。型可用鑷子小心地將鴿痘輕輕夾掉,涂以碘甘油(碘酒、甘油之比為1:2)。鴿舍保持干燥、衛(wèi)生、無蚊,即可預(yù)防本病發(fā)生。
2、
病鴿厭食,不愛活動,常獨自呆立,精神沉郁,眼瞼浮腫,低頭閉眼呈睡眠狀態(tài),鼻瘤失去原有的色彩,拉綠色稀糞。急性2~3日內(nèi),慢性則長期腹瀉消瘦,關(guān)節(jié)腫脹。
治有:濃度為0.15%的碘胺溶液作飲水喂鴿,喂4天停2天,再重復(fù)一次,一般可愈?;虬褳a痢停溶于水中,濃度為0.01%~0.02%,連飲數(shù)天。金(或氯)每天每只口服15毫克,分兩次服用,連用3天,均有一定效果。
優(yōu)良種鴿應(yīng)該是羽毛緊密有光澤,軀體、腳、翅膀均無畸型;眼睛明亮,彩虹清晰,胸部龍骨直而無彎曲,健康有精神。
青年鴿與成鴿的鑒別:
青年鴿:嘴甲細長,喙末端較尖,兩邊嘴角薄而窄,產(chǎn)仔鴿善于哺雛的青年鴿,嘴角有繭子。鼻瘤較大,柔軟有光澤。腳恥的鱗片軟而平,趾甲尖,鱗紋不明顯呈鮮紅色。腳墊軟而滑。
成鴿:嘴甲較粗短,喙末端較硬,較滑,年齡越大,喙末端鈍而光滑,兩邊嘴角厚、寬而粗糙。5年以上者,張口可看出嘴角的鋸齒狀繭。鼻瘤緊湊,粗糙而無光澤,干燥似有粉末,越老越明顯,越老鱗片越粗糙,鱗紋越明顯,呈紫色紅,鱗片似是脫鱗一樣。腳墊厚而硬,粗糙,常偏于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