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安全搜救
1、可用于檢查大壩、橋墩上是否安裝以及結構好壞情況;2、遙控偵察、危險品靠近檢查;3、水下基陣協(xié)助安裝/拆卸;4、船側、船底物品檢測(、海關);5、水下目標觀察,廢墟、坍塌礦井搜救等;6、搜尋水下證據(jù)(、海關);7、海上救助打撈、近海搜索;傳感器的不確定性是基于可變的因素-海況、波高和氣壓-測量這些值并實時改正是不可能的。
想要了解更多水下機器人的相關信息,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水下機器人
水下機器人誕生于20世紀后半葉,分為遙控式水下機器人Remote Operated Vehicle (ROV)、拖曳式水下機器人Towing Underwater Vehicle (TUV)、無人無纜水下機器人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UUV)、智能水下機器人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四類。隨著軍事及海洋工程的需要,以及電子、計算機、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發(fā)展,截止到2013年,水下機器人的數(shù)量已增長了200多倍。從到民用,從淺海到深海是水下機器人的發(fā)展路徑。水下機器人憑借其可在高度危險環(huán)境、被污染環(huán)境以及零可見度的水域代替人工在水下長時間作業(yè)的特點,已廣泛應用于石油開發(fā)、水道測量、海洋科學調查、導航定位、近海工程、海洋勘探和海事取證等領域。操作人員通過人機交互系統(tǒng)以面向過程的抽象符號或語言下達命令,并接受經計算機加工處理的信息,對潛水器的運行和動作過程進行監(jiān)視并排除故障。
泰富坤主營水下機器人,如需了解更多詳情,歡迎撥打圖片上的咨詢熱線!
水下機器人歷史
1992年,沈陽自動化所與俄羅斯海洋技術問題研究所、國內中船總702所、中科院聲學所等單位合作,著手研制6000米級自主水下機器人——“CR-01”。
它分別在1995年、1997年兩次赴太平洋開展調查工作,獲得了大量的海底多金屬錄像、照片及聲圖資料,為開辟區(qū)資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它的成功,使中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擁有6000米級水下機器人的國家。
它研制成功的意義在于,我國具有了對除海溝以外海域進行詳細探測的能力。1991年,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fā)協(xié)會被聯(lián)合國批準為第五個深海的先驅投資者,承擔30萬平方公里洋底的探測任務,并終擁有對礦產資源豐富的7.5萬平方公里海域的優(yōu)先開采權。CR-01為此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手段。采用開放式框架結構,能夠搭載多種設備,能夠執(zhí)行大壩檢測、管線測量、水下工程監(jiān)視和潛水員輔助、海上安全、漁業(yè)研究、深度水下作業(yè)等任務。
1997年,CR-01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同年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和綜合重大成果獎。
如需了解更多水下機器人的相關信息,歡迎關注泰富坤網站或撥打圖片上的熱點電話,我司會為您提供專業(yè)、周到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