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15年12月,受南京賽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在公路試驗場開展了三個試驗批次、三種形式的標志視認效果分析,出具了《LED主動發(fā)光標志與逆反射標志夜間視認性對比試驗報告》,得出如下數據結論:
1、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標志(有路燈),III類反光膜(高強級)逆反射指路標志的平均有效視認距離為 142 米;點陣式 LED 主動發(fā)光指路標志的平均有效視認距離為131 米;半透式 LED 主動發(fā)光指路標志的平均有效視認距離為 211 米。
對視認距離進行差異性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城市道路半透式 LED 標志的視認距離與其它兩種標志均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半透式 LED 主動發(fā)光指路標志的視認性很優(yōu),并且明顯優(yōu)于 III 類反光膜(高強級)逆反射指路標志和點陣式LED 主動發(fā)光標志。隨著人口、車輛、道路4經濟水平的同步發(fā)展,道路交通標志已經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是交通參與者必不可少的信息和安全工具。其中,半透式 LED 主動發(fā)光標志的視認距離比 III 類反光膜(高強級)逆反射指路標志的視認距離提升 46%。
產品標準化的形成環(huán)境存在困難。我國的道路交通標志實施的 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即《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 5768 )。至今也僅僅是開了 一個口子“道路交通標志的光學模式有逆反射式、發(fā)光式、照明式”。昆明市二環(huán)快速路石虎關立交橋至大觀河橋段高架橋、人民路(半透型)。而主動發(fā) 光式道路交通標志的工藝、設計、設置、驗收等規(guī)范在該標準中幾乎沒有提及,標 準依舊主要是介紹逆反射式道路交通標志技術。這樣使得主動發(fā)光道路交通標 志在開始的推廣應用中非常乏力。
交通標志是面向所有道路使用者服務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交通標志作為交通信號的一種,應當全天侯讓道路使用者去識別它和看得懂它,能夠快速認得清它。但是長期以來,中的交通標志不能滿足道路使用者的需求,盡管相關法律和國家標準早已經提出了需求。
任何一個行業(yè)必須企業(yè)強,沒有強大的企業(yè),再好的標準條文都無法推行落地。在中國的道路交通安全領域,誰能說出這個領域哪家企業(yè)是龍頭,或者很強的企業(yè),能夠把我們的標準、理念和方法落地呢?幾乎沒有。
所以我們賽康交安一直在努力做這件事情,從道路交通標志做起,已經整整堅持做了八年的創(chuàng)新和落地,希望我們終能夠為道路交通安全事業(yè)貢獻些什么。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2015年5月6日的公開信息,中國每年超過20萬人死于交通事故,相當于汶川去世人數的3倍。常言道,天災難免人禍可避,屬于天災防不勝防,屬于人禍的道路交通事故很多時候可以避免或減輕傷害。
道路交通事故,是現(xiàn)代社會經濟發(fā)展下的災害性產物,幾乎是人類與自然災害、疾病災難抗爭之后的又一項重大安全問題。相比食品安全、礦產安全以及其它生產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死傷數字已經成為擺在中國政府和社會面前的迫切大事。另一方面先進的智能導航系統(tǒng)為駕駛員提供了準確到達目的地的便利。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可以說它是生命工程,或是生命科學,之于人命的關天而言,如何形容其重要性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