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地板采暖系統(tǒng)組成和分類
地板采暖系統(tǒng)組成和分類 根據熱源不同分為低溫熱水地暖和電地暖。低溫熱水地暖是通過35℃-55℃的低溫熱水進行循環(huán)加熱的(特別適合地源熱泵和風冷熱泵系統(tǒng)),簡稱水暖,目前被認為是安全舒適的采暖方式;電地暖是通過電流加熱的。電地暖分為發(fā)熱電纜、電熱膜及碳晶地暖,電地暖一般在小面積采暖或燃氣受限制時采用。 根據安裝方式不同分為濕法地暖和干法地暖。濕法安裝是指加熱盤管或發(fā)熱電纜安裝完畢用混凝土層進行覆蓋保護的安裝方式,濕法安裝因為成本低且牢固可靠,很受歡迎,目前市場上90%以上的地暖采用濕法安裝;干法安裝是指將加熱盤管或發(fā)熱電纜安裝在保溫層鋁板凹槽內,上面直接鋪設地板的安裝方式,干法安裝占用室內層高相對小,重量輕,加熱快,又名超薄地暖。 低溫熱水地暖系統(tǒng)組成:地源熱泵/風冷熱泵主機或燃氣爐 分集水器 地下盤管 房間溫控器。 電地暖系統(tǒng)組成:地下發(fā)熱電纜或碳晶板 房間溫控器。
加熱管的配管和敷設
1、按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放線并配管。同一通路的加熱管要保持水平。
2、填充層內的加熱管不得有接頭。
3、采用專用工具斷管,斷口須平整,斷口垂直于管軸線。
4、加熱管采用如下方法固定:①用固定卡子將加熱管直接固定敷有復合面層的絕熱板上。②用扎帶將加熱管綁扎在鋪設于絕熱層表面的鋼絲網上。③卡在鋪設于絕熱層表面的專用管架或管卡上。
5、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不得大于700mm,彎曲管段不得大于350mm。
地暖采暖系統(tǒng)的設計說明
地暖采暖系統(tǒng)的設計說明 合理的地暖采暖系統(tǒng)設計直接關系和影響終使用效果,因此豐富的施工經驗和專業(yè)的設計水準是地暖采暖系統(tǒng)工程質量的基礎。依據房屋戶型圖(包含較的面積和尺寸)、安裝地暖采暖的區(qū)域、各區(qū)域計劃表面裝飾材料、家具計劃擺放位置、房屋結構及保溫情況,認真計算散熱面積、散熱負荷、水阻力,確定系統(tǒng)布置、分水器位置、加熱管線排列及控制系統(tǒng)配置,為您量身定制系統(tǒng)設計方案。 一、地板表面的平均溫度:人員經常停留的地面,采用24℃-26℃,溫度上限值28℃;人員短期停留的地面,采用28℃-30℃,溫度上限值32℃;無人員停留的地面,宜采用35℃-40℃,溫度上限值42℃; 二、供回水溫度:熱水溫度≤60℃(平均水溫35~55℃,集中供暖并聯(lián)管道可安裝混水溫控裝置)。供回水溫差≤10℃;供回水溫差小于或等于10℃; 三、熱負荷:對計算出的熱負荷乘以0.9-0.95修正系數(shù)或將室內計算溫度取值降低2℃; 四、填充層:厚度>50mm(管上蓄熱層厚度>30mm);當面積超過30m2或長度超過6m時,填充層應設置寬度大于5mm的膨脹縫材;面積較大時,間距可適當增大,但不宜超過10m;加熱管穿過伸縮縫時,設長度不大于100mm的柔性套管; 五、壓力:地暖采暖盤管工作壓力壓力為1Mpa,正常為≤0.6Mpa; 六、流速:加速管內水的流速>0.25m/s,不超過0.5m/s;同一集配裝置的每個環(huán)路加熱管長度應盡量接近,一般不超過100m,不能超過120m;每個環(huán)路的阻力不宜超來30Kpa; 七、絕熱層:宜采用高發(fā)泡聚苯板,容重為25kg/m3,厚度為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