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針灸治疾病是根據臟腑、經絡學說 ,運用四診、八綱理論,將臨床上各種不 同證候進行分析歸納,以明確疾病 的病因病機、病位病性疾病的部位是在臟在腑 ,在表在里 ;疾病的性質是屬寒屬熱,屬虛屬實。然后,根據辨證,進行相應的配穴方,按方施術?;蜥?/span>或灸,或針灸并用;或補或瀉,或補瀉兼施。以通其經脈,調其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從而達到防病目的。
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機體處于經絡疏通、氣血暢達、臟腑協(xié)調、陰陽平衡的狀態(tài) 。而在病理情況下,則經絡壅滯 ,氣血不暢,臟腑失調,陰陽失衡 。針灸就是通過針灸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經絡氣血,調節(jié)臟腑陰陽,達到理療的目的。疏通經絡是針灸較主要、較直接的作用。中醫(yī)理論中 “不通則痛 ”,即指經絡閉阻不通而引發(fā) 的多種病癥 。經絡 閉阻不通 ,氣血流行不暢,甚至氣滯血瘀 ,從而引發(fā)肢體或臟腑組織的腫脹、疼痛 。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用各種針具,施行一定的刺激方法作用于經絡穴位,灸法主要是用艾絨等物薰灼經絡穴位以防治疾病。
上古時,人們以草熏體表,以砭石或荊棘、骨針等刺激人體,是很早的針灸術?!八^九針,為鐫、網、鍉、鋒、鈹、圓利、毫、長、大針”,除用于按摩外,也有用于針灸者。針灸針主要內容是通曉經絡,選取穴位,控制深度與針灸時間等。
醫(yī)家已善用針灸術。書中還專門記述了用灸法各種疼痛,各部位痙攣、煩心、惡寒等多樣病癥。戰(zhàn)國時代的醫(yī)書《黃帝內經》中多方面記述了針灸的適應癥,并論述了各種臟腑疾病的針灸療法。目前所知較早的金針實物是河北滿城出土的西漢金針。
針灸通過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從而達到疾病的目的。針灸,更是通經絡、疏閉阻的結果。
針灸的原理其實就是利用我們人體對傷害的一種反應,比如說我們針炙灸的針是個金屬的東西,刺入我們的身體的時候,身體會有一個自然的反抗,我要抵抗,不讓這針進到我的身體里,它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有一種氣感,就像我們說的酸麻脹沉。
實際上都是肌肉對進來的針灸毫針的一種反應,我們就利用這種反應來激發(fā)我們的氣血運行,來通暢我們的氣血。比如說淤堵的地方不通了,我們通過這樣的刺激,因為肌肉的猛的這種收縮,它就會把這個地方就通開了,緊的肌肉這樣一下收縮一下變松馳,就變成正常的這種狀態(tài)了。
通過針灸實際上就是我們的肌肉的活性,讓肌肉從一個不工作的狀態(tài)回到它該工作的狀態(tài),各司其職,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健康。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y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全身疾病的。
在臨床上按中醫(y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關鍵,辨別性質,明確病變屬于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于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后進行相應的配穴進行。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臟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