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溫度和相對濕度影響鹽霧的腐蝕作用。金屬腐蝕的臨界相對濕度大約為70%。當相對濕度達到或超過這個臨界濕度時,鹽將潮解而形成導電性能良好的電解液。當相對濕度降低,鹽溶液濃度將增加直至析出結晶鹽,腐蝕速度相應降低。試驗溫度越高鹽霧腐蝕速度越快。國際電工IEC60355:1971《AN APPRAISAL OF THE PROBLEMS OF ACCELERATED TESTING FOR ATMOSPHERIC CORROSION》標準指出:“溫度每升高10℃,腐蝕速度提高2~3倍,電解質的導電率增加10~20%”。這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劇,化學反應速度加快的結果。試驗箱的結構以及提供鹽霧的方法可以不同,但必須滿足一下條件:a。對于中性鹽霧試驗,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試驗溫度選在35℃較為恰當。如果試驗溫度過高,鹽霧腐蝕機理與實際情況差別較大。
試驗后試樣的清洗試驗結束后,取出試樣。為減少腐蝕產物的脫落,試樣在清洗前,放在室內自然干燥0.5-1h。然后用不高于40℃的清潔流動水輕輕清洗,除去試樣表面鹽霧溶液的殘留物,立即用吹風機吹干。
試驗結果的評價對所測定的試驗結果與金屬基體上金屬和其他無機覆蓋層經腐蝕試驗后的試件和試件評級GB/T6461-2002技術標準、雙方協(xié)議進行對照,在標準范圍內則判合格,反之則判不合格。
為了滿足不同的試驗目的,可以采用多種試驗結果評價標準,如重量變化、顯微鏡觀察、機械性能等。通常試驗結果的評價標準,應由被覆蓋層或產品標準提出。對一般試驗,常規(guī)記載僅需考慮以下幾方面:a. 試驗后的外觀;由于配制試驗液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改變而影響溶液的pH值,故須小心控制pH,pH值則可依下列任一方法調整:a。b. 去腐蝕產物后的外觀;c. 腐蝕缺陷,如點蝕、裂紋、氣泡等的分布和數(shù)量。注:以上三方面可采用GB 6461—86《金屬覆蓋層 對底材為陰極覆蓋層腐蝕試驗后的電鍍試樣的評級》所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評定。d. 開始出現(xiàn)腐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