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因透水混凝土一般拌制的較干,骨料表面的漿體水分蒸發(fā)很快,因而拌好的透水混凝土應立即運至作業(yè)面進行攤鋪施工,根據(jù)施工時的氣溫情況,透水混凝土從攪拌到攤鋪壓實完成的時間間隔,夏季時應不超過30分鐘,春秋季時應不超過45分鐘。由于透水混凝土路面或場地一般都設計成彩色面層,因而對于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拌制有兩種方案,一種是直接采用42.5白色硅酸鹽水泥摻加2%左右的彩色顏料拌制,另一種是采用普通水泥摻加5%~8%的彩色顏料拌制,需要注意的是顏料摻加量大于3%以上將會明顯降低透水混凝土的強度。如果攤鋪施工間隔時間達到一小時以上,則必須設置施工縫,立模分割,保證兩次攤鋪接頭平整、質量可靠。一般的做法是先用普通水泥摻加3%~5%的彩色顏料拌制,鋪裝完成后再通過噴涂彩色涂料的方法進行面層色彩的強化和補充。為提高面層的美觀效果,延長彩色面層的使用壽命,往往還要在面層涂料表面噴涂一層透明樹脂類保護劑。也有做法直接將彩色涂料與氟碳類保護劑進行復合,配制成耐候性和耐磨性俱佳的彩色樹脂漆進行噴涂,效果一樣優(yōu)良。
透水混凝土伸縮縫施工完成后,應將面層清理干凈,并于一周內(nèi)將配制好的與路面顏色一致的專用彩色保護劑均勻的噴涂于混凝土表面,需要注意的是,面層保護劑的噴涂須防止局部富集,不能堵塞混凝土孔隙影響透水效果。因此要嚴格按照試配內(nèi)容選擇優(yōu)于或接近的材料,較試配有更嚴格的水膠比控制,保證有足夠的富余強度,進而保障最終進入工地也是合格的。面層噴涂完成,應繼續(xù)派專人進行看護,確保交付前道路表面清潔無損壞。
透水混凝土的生產(chǎn)和施工工藝,類似于傳統(tǒng)混凝土,但技術要求要遠高于傳統(tǒng)混凝土。采用符合透水混凝土工藝要求的骨料等原材料,通過實驗室試驗驗證過的配合比,注重計量和攪拌環(huán)節(jié)的控制,經(jīng)過正確的攤鋪振搗控制以及后期的噴涂養(yǎng)護,是生產(chǎn)出合格的透水混凝土的必要保證。所以北方外加劑供貨商能提供濃度較高或純度較高的混凝土外加劑原料,這對能提高透水地坪終凝階段的性能。合格的透水混凝土,不僅能滿足行車走人的功能,更具有孔隙均勻、透水迅速、平整牢固、美觀耐用的特點。隨著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的推廣,透水混凝土這一新型生態(tài)材料必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如何實現(xiàn)低用水量
(1)嚴格檢測各材料性能控制好以上各因素來降低用水量。
(2)提高外加劑的摻量或使用高減水率的外加劑,選擇適應性較好的外加劑和水泥品種。
(3)改善砂石級配,找出每個配合比的較佳砂石級配來改善和易性,從而減少用水量。
(4)通過使用高摻量的膠凝材料來改善和易性。
(5)即使料倉加蓋了也應該多次檢測砂石含水率,加強責任心確保每盤出機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控制范圍內(nèi)。
(6)與工地施工方溝通很重要,要獲得施工人員的理解多與施工方技術人員進行配合避免坍落度過大。正確的認識:并非坍落度越大,泵送就會越容易,而應調整和易性及碎石用量來調整。
(7)通常實際生產(chǎn)時用水量與試配用水量會差異很大。因此要嚴格按照試配內(nèi)容選擇優(yōu)于或接近的材料,較試配有更嚴格的水膠比控制,保證有足夠的富余強度,進而保障終進入工地也是合格的。保持生產(chǎn)優(yōu)于試配的原則。
高強度滲水性彩色透水混凝土道路施工【路基技術要求】
1、路基必須密實、均勻、穩(wěn)定。
2、路槽底面土基回彈模量值宜不小于200MPa.
3、土質路基壓實度應采用重型擊實標準。壓實度不低于90%。
4、若路基土為不透水的粘土時,可將路床底一定深度內(nèi)的土基進行換填處理,換填深度可根據(jù)換填材料的滲透系數(shù)、較小凍深、降雨強度等計算確定。
5、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較高,路基處于潮濕狀態(tài)時,或者路基為透水性差的粘土或亞粘土時,可加設隔離層,將面層滲透的雨水進行收集或將其排至路基以外。
6、考慮到原有人行道板磚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墊層,為減少破碎、換土的工作量,可采用鉆孔或開槽的方法,提高基層的透水性。
7、路基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guī)定的路拱和符合設計要求沒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其平整度和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
8、路基必須用壓實,如發(fā)現(xiàn)過干、表面松散,應適當灑水,如土過濕,發(fā)生“彈簧”現(xiàn)象,應采用挖開晾曬、換土、摻灰或水泥等措施進行處理。
9、路基表面上的低洼或坑洞,應仔細填補壓實,搓板、轍槽處應刮除,松散處,應耙松灑水重新碾壓達到平整密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