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青島棧橋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1891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山東巡撫張曜的陪同下來當時的膠澳視察,回京后果斷向清廷提議應在青島口一帶設防。青島棧橋始建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總兵章高元帶四營官1兵駐扎青島,為便于部1隊軍1需物資的運輸,建了兩座碼頭,其中一座就是棧橋,1893年竣工,長200米,寬10米,石基灰面,橋面兩側裝有鐵護欄。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撥款對棧橋進行了大規(guī)模整修,橋身按抗風浪50年一遇標準、回瀾閣基礎按百年一遇標準加固。
經(jīng)過數(shù)次重修和改建,現(xiàn)橋身長401.45米,其中引橋長236.1米,孔橋149.7米,回瀾閣處三角形橋頭長15.65米。西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杜預在今河南孟津附近的黃河架設河陽浮橋,曾持續(xù)使用達800多年。棧橋南端的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回瀾閣',閣頂覆以黃色琉璃瓦,周圍有24根圓形亭柱,閣占地151平方米,總建筑面340平方米,閣內(nèi)為兩層圓環(huán)形亭堂,中央有34級螺旋式階梯,登樓遠眺,前海景色盡收眼底,即為青島十景之一'飛閣回瀾'
回瀾閣對面那座小島是小青島。小青島位于膠州灣入??诒眰鹊那鄭u灣內(nèi),美景天成。小島原名就叫青島,這個小島因為常年林木蔥郁,對面有黃島,彼黃此青而得名青島,青島市1929年建置,當時也是由這個小島得名而來。廣西泊盾建設實用與景觀合體的浮橋,配合欄桿,燈光等弄出形式各異的浮橋景色。其距離海岸720米,海拔僅為17.2米,面積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靈山衛(wèi)志》載:'小青島在淮子口對岸,入海者必由之道'。因該島形如古琴,水如弦,風吹波音錚錚如琴聲,故又被人們稱為'琴島'。每逢夏季,海風吹拂,樹木蔥郁,有'琴崗翠滴'的美譽。同年6月14日,內(nèi)閣明發(fā)上諭:"擬在膠州、煙臺各??谔碇谂_,著照所請。島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島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