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鍋內(nèi)湯汁翻滾、餐桌前口水涌動,入口先是胡椒的香氣,一下子從鼻孔沖到頭頂,也瞬間沖散了一夜的睡意。關(guān)于胡辣湯的起源,時間上應(yīng)該是在胡椒傳入中原地區(qū)之后,畢竟胡椒是河南人張騫“鑿空”、開辟絲綢之路,才傳到咱們內(nèi)地的。不知道是因為燙還是因為辣,你能清晰的感受到它順著食道滑下去的軌跡,牛羊湯溫補,配上香料疏通,一碗胡辣湯下肚全身毛孔被打開,就好像被打通了,通體舒暢,酣暢淋漓。
那隔著瓷碗就能感受到的溫度,讓人忍不住松手,勺子太小沒過癮,端起來又是咕咚一大口。
(2)洗面筋。將面粉放入盆內(nèi),用清水約1公斤調(diào)成軟面團,用手蘸上水把面團揉上勁;餳幾分鐘,再揉上勁,然后兌入清水輕輕壓揉,至面水呈稠狀時換上清水再洗。如此反復(fù)幾次,直到將面團中的粉汁全部洗出,再將面筋用手?jǐn)n在一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內(nèi)。
(3)制湯。鍋內(nèi)加水約5公斤,加入鮮羊肉湯,再依次放入粉皮絲、海帶絲、油炸豆腐絲和鹽,用大火燒沸,然后添些涼水使湯鍋呈微沸狀。將面筋拿起,雙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盆內(nèi)涮成面筋穗(大片的面筋用搟杖攪散)。
以鄭州胡辣湯為例,很多本地吃貨都會推薦一種吃法:胡辣湯兌豆腐腦,也就是所謂的“兩摻兒”。這種吃法,正是由于“方中山”這樣口味重代表的存在,讓鄭州人民開辟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