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你有后悔過選擇了現(xiàn)在的伴侶么?
之前在知乎看過一個很扎心的回答。夫妻結(jié)婚三年,孩子兩歲,第三年離婚了。大學畢業(yè)兩人結(jié)婚了,雙方都很相愛??扇甑幕楹笊?,終讓他們分道揚鑣。
男方,家庭經(jīng)濟,包括他自己的經(jīng)濟條件都不錯,年收入在穩(wěn)定在50萬以上。
女方,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家庭經(jīng)濟一般。在女方的自述中說道,家里沒有評上村里的貧困戶。女方家庭中沒有分家,所以算上女方本人,家里一共有26口人。
為什么要說一下雙方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因為造成這樣的結(jié)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此。
婚后,女方掌握財政大權(quán),三年后,感情,賬上余額僅剩三百多元。
我想,很多人看到這,或許能猜到些許原因了吧。
然而,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婚后,女方也想做一個獨立的女性,可是連連的求職失敗,幾千工作薪資和男方的相比,相差極大,這種差距,讓女方從此心里極度的不平衡,甚至覺得男方會嫌棄她。于是,開始想著逃避這種現(xiàn)狀。
于是,或許成為女方在男方面前找到平衡的一個希望。隨后,孩子應(yīng)運而生的。
孩子出生時,女方家里沒有來人,是公公婆婆照顧。后來,坐月子期間是月嫂照顧。因為經(jīng)??次⒉?,在微博上了解到,喂會有礙身材,所以孩子大多數(shù)時候喝的都是牛奶,或者是男方厚著去問他認識的同樣剛生產(chǎn)不久的女的借奶,因為他聽說不喝孩子體質(zhì)會差。喂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在微博上了解到,孩子的尿不濕上會有很多細菌,所以,孩子的尿不濕她一次也沒有換過。凡是與孩子自己有關(guān)的事情,例如搬家轉(zhuǎn)學、選課外活動、參加考試比賽等,一定要先與孩子商量解釋,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見,也要讓他們覺得家長是征求了他們的看法的。
怎樣避免孩子變成熊孩子呢?
,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家長在正道上,孩子也會走正道,比如說,不大聲呵斥孩子,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不會把情緒宣泄給孩子,情緒平穩(wěn)的和孩子說話,沒有不良的習慣,只要家長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就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第二,轉(zhuǎn)移注意力。讓孩子對“問題”行為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幫助家長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一般來說適合不太嚴重或者偶然性的問題。比如說孩子在超市里想要隨意拿貨架上的商品,家長可以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說:“寶貝,快來幫我挑一挑你愛吃的橘子吧!因此不提倡使用體罰,但當孩子犯錯時,也可以采用適當?shù)姆绞阶鲂┨幜P。?!狈疵娴睦邮呛浅夂⒆樱嬖V他這樣做要挨打。
第三,提供選擇。提供給孩子合理的、同時家長能接受的選擇,給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強迫感。適合行為相對頑固,但有可替代的選擇的問題,也可以用于引導孩子開始某種行動的建議。孩子沉迷電視的時候,家長可以誘導孩子:“現(xiàn)在洗澡,待會我會給你講兩個故事聽;現(xiàn)在看電視,洗澡后沒時間講故事。你自己來選吧!探查原因的過程中,一方面,家長要堅持深入地分析,要態(tài)度和藹,謹記不要發(fā)怒,不要責備孩子,使孩子能說出真正的原因,不作搪塞性回答。”
第四,給予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念,孩子調(diào)皮搗蛋沒關(guān)系,但是一旦犯了原則性的錯誤,家長一定不要孩子,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且加以改正。
第五,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適合由于無知而導致的失誤,需要補充孩子相關(guān)常識的事件。比如說孩子不小心弄花了沙發(fā),家長可以教育孩子:“看沙發(fā)都花了,以后用完筆就把筆帽蓋起來,放在房間里?!?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
好習慣對于孩子來說尤為重要,不僅關(guān)系到學習成績,還影響到今后的工作與生活。
巴金先生也說:“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培養(yǎng)好習慣開始?!?
孩子成績的好壞,不僅與智力有關(guān),更受到平時習慣的影響。
好習慣,才是支撐一個孩子走得更遠的根本。
培養(yǎng)孩子這5個好習慣,是每個父母都應(yīng)做好的事情。
1. 自覺學習的習慣。
先明確要求,讓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自覺,做不好會有哪些危害。
幫助孩子制定計劃,讓孩子根據(jù)計劃執(zhí)行學習任務(wù),學得更有條理。
2. 尊師重教的習慣。
教育興國,尊師重教,重視家教,是國家促進孩子發(fā)展的根本要求。
良好習慣必須從尊師做起。先尊重老師,然后尊重課堂,尊重知識,尊重自己的未來。
3. 珍惜時間的習慣。
孩子之間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智力,不在于努力程度,而在于時間管理。
鼓勵孩子做時間的主人,平時不能拖拉懶散,學習時要高度集中精神,珍惜時間去學更多知識。
4. 自理生活的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父母,不依賴老師,哪怕離開父母也能自理生活。
獨立的孩子動手能力更強,適應(yīng)能力也更強,不管去到哪里都能表現(xiàn)出色。
5. 認真負責的習慣。
做對了要表揚,做錯了要批評,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學會承擔責任。
放手讓孩子做決定,提高孩子的抉擇能力,培養(yǎng)責任感,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
培養(yǎng)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fā)現(xiàn)走的路線不對,就要及時調(diào)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就踩出來了!
家庭教育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父母的每一個選擇都在改變孩子人生的道路,請務(wù)必慎之又慎,正視家庭教育,重視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