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刺槐,說起來也有100多年的引進歷史了,初引進的時候是在1900年從青島登錄我國,而且當時在青島也進行了大量種植,據(jù)說當時青島呈現(xiàn)出了一片“洋槐島”的景象,吸引了很多游客。因為種植廣泛,起用處也是非常廣泛,下面就說下洋槐木的工藝品,工藝品大家總是能看見很多茶盤上有很多比較有意思的紅色藝術品,這個基本上都是槐木制作的,槐木種植廣泛,而且成本低,在經(jīng)過加工之后就會成為藝術品,價值翻了很多倍,所以廣泛被應用于藝術品的雕刻,主要的就是洋槐木的紋理清晰,特別有藝術感。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刺槐原產(chǎn)于美國,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種植,如日本以及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種植。而法國宮廷園藝師魯賓早在1601年就已將刺槐樹引種到法國的宮廷庭院中。我國駐日本副使張魯生先生于1878年將刺槐種子引入到南京地區(qū)進行種植,并為刺槐樹取名“明石屋樹”,由于當時僅作為庭院觀賞植物,因此很多人對刺槐樹缺乏了解。1897年,德軍侵略我國的山東半島,將一些刺槐樹種植在膠濟鐵路周圍,由于刺槐樹來源于國外,因此也被稱為德國槐或者洋槐。進入民國之后,北京地區(qū)將刺槐樹作為行道樹進行種植,新中國建立之后刺槐樹被更廣泛推廣到我國很多地區(qū),目前國內(nèi)的刺槐樹栽培面積已達150萬hm2,刺槐樹已經(jīng)逐漸轉(zhuǎn)化為鄉(xiāng)土化老樹種,出現(xiàn)很多不同的栽培類型,遍布我國28個省市自治區(qū)。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泓森槐刺槐根系發(fā)達耐干旱,在年平均氣溫7°C左右、年降水20
泓森槐刺槐根系發(fā)達耐干旱,在年平均氣溫7℃左右、年降水200mm~500mm的地區(qū)也能正常生長,但 在年降水600mm~1200mm、年平均氣溫9℃左右的地區(qū)生長較好。不耐水濕,根部積水則會爛根死。泓 森槐刺槐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土、壤土、粘土、輕鹽堿地及多年的礦渣堆上都能生長, 但在疏松、濕潤、肥沃的細沙地及肥土地上生長快。
一年生幼苗的頂部密實,播種時間短,生長空間不足
由于一年生幼苗的頂部密實,播種時間短,并且生長空間不足。苗圃容易引起主莖彎曲并影響幼苗 質(zhì)量。因此,應在第二年移栽一年生苗,以使株距為40-50cm,行距為70-80cm。播種時間選自一年 生土壤解凍至幼苗發(fā)芽之前。適當?shù)?,這可以增加幼苗移植的存活率。第二年的重點是促進枝葉的 生長。因為植物的地上和地下生長是平衡的,所以地上的旺盛生長可以促進根的生長,為后期良好 的樹干和樹冠的快速種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