鈀是銀白色過渡金屬,較軟,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鍛造、壓延和拉絲。塊狀金屬鈀能吸收大量氫氣,使體積顯著脹大,變脆乃至成碎片。常溫下,1體積海綿鈀可吸收900體積氫氣,1體積膠體鈀可吸收1200體積氫氣。加熱到40~50℃,吸收的氫氣即大部釋出,廣泛地用作氣體反應(yīng),特別是氫化或脫氫催化劑,還可制作電阻線、鐘表用合金等。第五周期Ⅷ族鉑系元素的成員

晶體結(jié)構(gòu):晶胞為面心立方晶胞,每個晶胞含有4個金屬原子。晶胞參數(shù):a = 389.07 pmb = 389.07 pmc = 389.07 pmα = 90°β = 90°γ = 90°電子層排布: 2-8-18-18-0電離能 (kJ /mol) :M - M 805M - M2 1875M2 - M3 3177M3 - M4 4700M4 - M5 6300M5 - M6 8700M6 - M7 10700M7 - M8 12700M8 - M9 15000M9 - M10 17200

通常由鈀合金軋制而成,可制成膜片(稱鈀膜)和膜管(稱鈀管) [3] 。膜厚通常為50~100微米。主要用于氫氣的純化,其原理是溶解——擴散模式,擴散的驅(qū)動力為膜兩側(cè)的氫分壓差。在300—500 ℃下,將原料氫加壓通入膜的一側(cè)時,氫分子首先在膜表面化學(xué)吸附并解離成氫原子,后者溶解于鈀合金中形成氫化物,體積很小的氫原子位于鈀合金晶格的間隙,可以自由移動。在濃度梯度的驅(qū)動下,氫原子擴散到膜的另一側(cè)并析出,重新結(jié)合成氫分子后脫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