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瓷器修復粘補,重要的是接通氣韻,就是說,形、色、光、彩,還有老舊程度,修復處要與原件保持一致,融為一體。名瓷器修復老師李奇說,對專業(yè)修復而言,越細微的活難度越大,他舉例稱,一些瓷器只是裂了條縫,但要將裂縫“走過”的紋飾、書畫、題款等恢復神韻,考驗著修復者在方寸之間上釉、填描等功力的深淺,也需要修復者具備書、畫、塑形等綜合素質(zhì)。瓷器修復的材料和試劑常見的就是黏接劑。凡能把各種材料緊密黏合在一起的物質(zhì),稱為黏接劑或黏結劑、膠黏劑。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窯爐是燒制陶瓷的核心要素。陶瓷窯爐結構的變化體現(xiàn)了古代先民對火力的掌握程度,反映了當時生產(chǎn)力和技術水平的高低。眾所周知,陶瓷器皿的形成是借助窯爐內(nèi)不斷升高的火焰溫度把泥土燒結,使其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陶瓷器。如何利用有限的燃料獲得更高的溫度,是我國歷每個時期窯工們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古代陶瓷窯爐結構的演變也可為現(xiàn)代柴燒陶瓷藝術提供更多的參考。
半倒焰解決了窯爐內(nèi)部上下溫差較大的問題,窯內(nèi)溫度可達1100~1250攝氏度,是陶瓷發(fā)展的重大突破。秦漢時期洛陽東周王城發(fā)掘的2號窯屬于半倒焰窯。這種半倒焰窯的形制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3.2全倒焰窯
全倒焰窯的特征在于排煙系統(tǒng)上進行的改變。排煙孔越過窯頂?shù)狞c,向與火膛相對應的壁下方移動,煙囪深入窯的底部,升上去的所有熱氣被均勻地引向窯底部的各處,形成的倒焰。
6、過大火及其后的溫度控制和調(diào)整
6.1過大火時
燃和重油窯爐過大火相對要安全得多,燃煤氣窯爐尤其是用煤氣管道方式烤窯在過大火時要特別注意防爆,除前面提到的做好密封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煤氣煙道溫度達到350~450℃,太低容易放炮,太高容易燒壞閘板、交換器鐘罩等。
(2)提圓盤閥和關烤窯管道總閘板要協(xié)調(diào),烤窯支管道閘板不能關。
(3)封堵烤窯孔用的材料人員要到位,封堵速度要快、密封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