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正常爐況的特征如下:
1、電極深而穩(wěn)地插入爐料中。此時坩堝較大,料面的透氣性好,料層松軟,爐氣從爐口均勻地送出?;鹧娉式埸S色,料面沒有發(fā)暗和燒結(jié)的區(qū)域,沒有大刺火和塌料現(xiàn)象。料面較低并比較平緩,椎體寬大。爐料下降較快,較大容量電爐的爐心料面稍呈下陷。
2、電流比較均衡和穩(wěn)定,并能給足負荷。
3、出鐵工作比較順利。出鐵口好開,路眼暢通,鐵水流速快,打開出鐵口后電流明顯地下降,鐵水溫度高,爐渣流動性和排渣情況均良好。出鐵的后期,從出鐵口噴出的爐氣壓力不大,爐氣自然地溢出。出鐵完畢,出鐵口好堵。
硅鐵冶煉爐內(nèi)存渣過多的原因:
1、有時爐內(nèi)長期缺碳,大量過剩的二氧化硅溶化后形成粘稠的爐渣,不易排除。
2、由于料面高等原因,電極插入爐料深度變淺,爐溫低,爐渣不易排除,尤其是容量小的電爐更容易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使爐內(nèi)存渣過多。
3、雖然冶煉硅鐵時渣量少,但是出鐵時應盡量往外帶渣,以使電極深插。如果不注意帶渣,時間長了,也會造成爐內(nèi)存渣過多。
4、原料質(zhì)量較差,諸如焦炭中的灰分含量過高或硅石表面泥土多,也會增加渣量。
爐內(nèi)存渣過多的危害:
1、爐底上漲,點擊不易深插,干過縮小,料面透氣性變壞,爐況惡化。
2、爐底溫度低,出鐵口不易打開,盧燕不暢通,鐵水的流速慢,出鐵量較少。
為確保質(zhì)量,應在澆注前,將上層爐渣扒掉,以減少和防止爐渣進入鐵水。
1、出完鐵水后應立即澆注,以免降溫和減少在包內(nèi)鐵水凝固數(shù)量,提高鐵水包的使用期。澆注溫度也不宜過高,否則會造成鐵水沾模,致使成品表面不平,同時澆注溫度高,對錠模的侵蝕較為嚴重。
2、為了減少硅鐵的硅含量偏析和加速冷卻使其表面光滑,故采取倆次澆注。但是,如果渣量較多,加之擋渣和扒渣操作不當,倆次澆注,中間可能有微弱夾渣,因此,應予以充分注意。
3、澆注速度不要過快,否則鐵水會噴濺并會影響鐵錠厚度的均勻性。不可固定一處澆注,應不斷的反復地移動位置澆注,防止粘模和減少偏析現(xiàn)象。
4、為使?jié)沧⒐ぷ黜樌M行,天車人員和澆注人員應該很好配合,尤其夜間光線不足,互相緊密配合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