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礦用橡套電纜熱擊穿的因素
因此礦用橡套電纜一般不進行這種試驗。另一種是逐級升壓,從較低的電壓開始,保持足夠的工作時間使電纜在這一電壓級中充分產(chǎn)生電與熱的作用。然后再升至另一電壓級,逐級上升直至擊穿,每一級上升的電壓按起始加壓的百分比數(shù)逐級升高。這一試驗中反映了礦用橡套電纜熱擊穿的因素,這樣的試驗結(jié)果有較好的參考價值,在研究產(chǎn)品特性時經(jīng)常被采用。
隨著現(xiàn)在人們對煤炭等資源的不斷開發(fā),礦場建設也成了很重要的話題,要保證正常施工作業(yè)的同時,還要保證礦場人員的安全,所以礦用橡套電纜就成了重要的使用設備和設施。礦用橡套電纜對于我們的意義不僅僅是信息的傳輸,同時還要保證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礦用橡套電纜承擔著固定通信系統(tǒng)中所有信息流的傳輸任務。由電纜連接而成的通信傳輸系統(tǒng)四通八達,延伸至成千上萬幢建筑物的每家每戶,將語音、數(shù)據(jù)、圖像等信息從一方輸送到另一方。然而,電纜也有使用周期,一旦當它老化,不但不能有效地完成信息的傳輸任務,而且還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電纜與建筑物基礎距離分析
使用電纜的安全要求
1、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與一般接地裝置的接地之間應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電纜埋設深度,一般不應小于0.7m,并應埋在凍土層下。
2、電纜線相互交叉時,高壓電纜應在低壓電纜下方。如果其中一條電纜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nèi)穿管保護或用隔板隔開時,小允許距離為0.25m。
3、電纜與熱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時,如有隔熱措施,平行和交叉的小距離分別為0.5m和0.25m。
4、電纜與鐵路或道路交叉時應穿管保護,保護管應伸道或路面2m以外。
5、電纜與建筑物基礎的距離,應能保證電纜埋設在建筑物散水以外;電纜引入建筑物時應穿管保護,保護管亦應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電線電纜不應受潮、受熱、腐蝕或擦傷
電線電纜不應受潮、受熱、腐蝕或擦傷。電線電纜使用一定時間要注意檢查,發(fā)現(xiàn)有故障要及時更換。電線電纜不應過載。經(jīng)常檢查家中電器和線路的使用情況,及時保養(yǎng)和維修。對于舊建筑的線路,發(fā)現(xiàn)被淹或潮濕,特別是線路年久失修老化,請電工立即維修。對于容易被洪水浸泡的線路,應要求電工移動線路,并采取架空和防潮措施。雨天,如停電應立即切斷電源,請電工檢查原因,并派專人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