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使用顯微鏡時要注意什么
使用顯微鏡時要注意什么:
1、使用完畢后,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nèi),其步驟是:取下標本片,轉(zhuǎn)動旋轉(zhuǎn)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臺,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
2、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3、水滴、酒精或其它藥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臺,如果沾污應立即用擦鏡紙擦凈。
4、要養(yǎng)成兩眼同時睜開觀察的習慣,以左眼觀察視野,右眼用以繪圖。
金相顯微鏡的透鏡常見問題有哪些
金相顯微鏡的透鏡常見問題有哪些
1、起霧是指在鏡頭表面有一層水霧狀,分油性、水性和油水混合三種類型。它們是由于油脂污染,揮發(fā)到透鏡表面上,或者由于氣體溫度急劇濕度變化,凝結(jié)成微小液滴的透鏡表面上形成。
2、金相顯微鏡的透鏡出現(xiàn)生霉或起霧現(xiàn)象就會變得模糊不清,分辨率變低。它們的形成被裝配與許多因素有關,比如在制造中,光學玻璃,化學穩(wěn)定性,使用和維護的環(huán)境條件。為了避免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金相顯微鏡應放置在干燥、通風的地方。使用后應立即將鏡頭放入干燥器內(nèi),并將光學系統(tǒng)密封好。
3、為了提高光學零件表面的化學性質(zhì),鍍上一層不同性質(zhì)的薄膜,平時在維護、擦拭鏡頭時,如擦布不潔凈,就易擦傷鍍膜。
4、產(chǎn)生脫膠的原因有:外界高溫劇烈變化,膠層與玻璃膨脹系數(shù)不一致,導致脫膠;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受到很大沖擊和沖擊;或有機液體浸入膠層使其溶解,容易引起脫膠。
影響金相顯微鏡成象效果的象差有哪些
影響金相顯微鏡成象效果的象差有哪些
1、球面象差
產(chǎn)生的原因是由于金相顯微鏡球面單片透鏡的中心與邊緣厚薄不同,即使是單色光通過時也將產(chǎn)生不同的折射,通過透鏡后不焦集于一點,軸上象點被一個彌散的光斑所代替,這就是球面象差。為了改善球面象差,現(xiàn)在都采用復合透鏡,即在主透鏡前加一發(fā)散凹透鏡。盡管如此,并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在使用金相顯微鏡是可以通過適當調(diào)節(jié)孔徑光闌的大小加以改善。
2、象域彎曲
直立物體通過透鏡后得到彎曲的映象,稱為象域彎曲。其形成原因是由遠軸細光束傾斜射入透鏡造成的。這種象差對金相顯微攝影尤為不利,所以在金相攝影時應選用平面消色差和平面復消色差物鏡,因為它們對視場邊緣進行了色差校正。
金相顯微鏡物鏡種類介紹
金相顯微鏡物鏡種類:
金相顯微鏡常用的物鏡是消色差物鏡,修正一種球形色差(通常黃綠色)和兩種顏色的縱向彩色色差(通常是紅和綠)。因此,消色差鏡頭不適合彩色金相,特別是高放大倍率時不適用。
半復消色差鏡頭可提供較高的球差修正和彩色色差修正,因此他們比消色差鏡頭能產(chǎn)生較高質(zhì)量的彩像。
復消色差鏡頭可以很大程度的消彩色色差,并獲得很好的圖像質(zhì)量,但價格也相對昂貴。
平場消色差物鏡可以很好的修正視場的平整度,這 有利于減少眼睛疲勞,現(xiàn)在很多種類的金相顯微鏡多采用這種物鏡。
還有一些物鏡為油鏡頭,也就是摘試樣與物鏡的前鏡之間添加油。由于油鏡和試樣在使用后要進行清洗,所以在金相檢測中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