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游標卡尺的基本發(fā)展過程
游標卡尺的基本發(fā)展過程如下:
現(xiàn)代測量價值的游標卡尺一般認為是由法國人約尼爾·比爾發(fā)明的。他是一名數(shù)學家,在他的專著《新四分圓的結構、利用及特性》中記述了游標卡尺的結構和原理,而他的名字Vernier變成了英文的游標一詞沿用至今。1851年由美國Brown & Sharpe 公司將Nonuth 及 Vernier 兩個構想制造出支游標卡尺,后由德國Masuer兵工廠加以改良制造,是工程上應用廣的量具。1854年荷、法、德、英、都普遍用上了游標卡尺。1856年日本也普及了游標卡尺,游標卡尺的制造技術逐漸更新迅速提高,使之成為了通用性的長度。19世紀中葉,美國機械工業(yè)快速發(fā)展,美國夏普機械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與1985年秋,成功加工出了世界上批四把0-4英寸的游標卡尺,其精度達到了0.001毫米。
看似奇形怪狀實則大有用處的測量工具
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們常用的測量工具無非就是直尺、卷尺、皮尺等,但其實,日常生活中那些高樓大廈甚至是家里的一寸壁紙都離不開這些看似奇形怪狀實則大有用處的測量工具!數(shù)顯游標卡尺,是游標卡尺的一種。主要以數(shù)字顯示測量示值的長度的測量工具,也可以測量長度、內(nèi)外徑。它一般采用不銹鋼或碳素鋼材料,具有測量內(nèi)徑、外徑、深度、臺階四種功能。內(nèi)徑:圓形的物體內(nèi)圓的直徑稱為內(nèi)徑,是通過空心圓柱體或空心球體中心的直線。直線的兩端點在物體的內(nèi)表面上。外徑:圓形的物體外圓的直徑稱為外徑。
數(shù)顯游標卡尺的使用方法
數(shù)顯游標卡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松開尺框上緊固螺釘,將尺框平穩(wěn)拉開,用布將測量面,導向面擦干凈。
2、檢查"零"位:輕推尺框,使卡尺兩個量爪測量面合并,觀察游標"零"刻線與尺身"零" 刻線應對齊,游標尾刻線與尺身相應刻線應對齊。否則,應送計量室或有關部門調整。
3、帶深度尺的卡尺用完后要合并量爪。否則較細的深度尺露在外邊容易變形甚至折斷。卡尺使用完畢必須擦凈上油,放回到卡尺盒內(nèi)(或袋內(nèi))。
千分尺示值誤差是反映
千分尺示值誤差是反映千分尺精度的綜合性指標,是各種故障和缺陷的綜合反映。比如:測量面的平行度,平面度不合格;測微螺桿的軸向竄動或徑向擺動;測力過大或過??;刻線不以及其它結構上的各種缺陷都會造成示值誤差不合格。按照千分尺修理順序,排除了上述故障之后,仍然不能解決示值誤差的問題時,就要考慮對測微螺桿進行修理。調修前應檢查各點示值誤差的分布情況,以便找出磨損部位和確定研磨量。通常情況下,凡示值誤差為正值時,此處的螺紋磨損較少;凡示值誤差為負值時,此處的螺紋磨損較多。經(jīng)驗表明:螺紋轉動較“緊”的地方,示值誤差為正值;螺紋轉動較“松”的地方,示值誤差為負值。因此,哪個部位示值誤差是正值,就多研磨哪個螺紋,使測微螺桿轉動時全程松緊程度一致,從而消除不均勻磨損造成的示值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