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佛音圖》描繪了佛祖為眾弟子弘法時的盛大場面,佛祖端坐于蓮花座上,眾弟子從四面八方云集而至,畫面佛光映日、祥云繚繞、梵音幽幽、瑞氣藹藹,充滿了吉祥和能量。至于觀世音,梵文Avalokitesvara,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意譯“觀世音”“觀自在”“觀世音自在”“光世音”?!胺鹨簟笔侵阜鹱驷屽饶材嵯颉斗鹨魣D》是由青年畫家張丹耗時數(shù)月創(chuàng)作而成,佛頂寺住持曙光法師題寫款名、佛頂寺眾位法師擇吉日誦經(jīng)祈福、開光加持——鎮(zhèn)宅、開運旺福。
菩薩,又作菩提薩陲,梵文 Bodhisattva,意為「覺有情」,Bodhi(覺,菩提),Sattva(有情,眾生)。根據(jù)梵文原意,凡是修行大乘的徒,就都是Bodhisattva;勸人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菩薩心。我國已故太虛法師說:「凡發(fā)菩提心學(xué)佛者,都可以叫做菩薩。觀世音之名,既是菩薩的悲愿、也是如來授記,還是菩薩的修行法門。」所以,「菩薩」原是中一個極普通的稱呼,既適用于僧尼,也適用于在家學(xué)佛的居士們 。
把全宇宙的靈界與佛界劃入「十界」之中,地獄界、餓鬼界、界、阿修羅界、人間界、天上界,以上稱為「六迷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以上為「四悟界」。28、馬郎婦觀音:觀音化身美麗女子勸大家學(xué)佛,以手提魚藍為主。即是說,佛是菩薩次之。據(jù)說菩薩(修道人)修行共有五十二位,漸次上進。從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