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改向滾筒與輸送帶之間的磨損
改向滾筒位于輸送機尾部,輸送帶跟隨改向滾筒旋轉(zhuǎn),使下輸送帶變?yōu)樯陷斔蛶沓休d物料。
1、磨損原因
該磨損主要是由于改向滾筒和輸送帶之間進入了雜物,粘結(jié)在滾筒上,使改向滾筒局部半徑發(fā)生變形產(chǎn)生磨損。其原因主要有:
a)由于清掃不干凈及環(huán)境影響,使改向滾筒容易粘結(jié)物料。當這些物料達到3cm時,改向滾筒的局部應(yīng)力迅速增加,兩者之間的磨損加劇,使輸送帶膠層變薄或出現(xiàn)破洞。
b)改向滾筒與下托輥之間有一個較長的無支撐段。此時輸送帶形狀由槽型逐漸變?yōu)橹本€型,物料容易散落下來落在輸送帶空載段上,進入輸送帶和滾筒之間,引起輸送帶的磨損。
2、維護措施
a)在貼近改向滾筒表面部位加裝刮料板,刮料板與接料板整體焊接在一起,接料板通過螺栓連接在輸送機機架上,并且使刮料板與滾筒有一定傾斜角度,增加刮料能力。
b)在改向滾筒前部加裝V型清掃器(通過螺栓連接在機架上),清掃器與輸送帶接觸端安裝橡膠皮條,減少對膠帶的磨損。此外,針對改向滾筒前無支撐段的漏料問題,還可以在無支撐段加裝擋板來減少漏料。
托輥間距
托輥間距應(yīng)滿足兩個條件:輥子軸承的承載能力及輸送帶的下垂度,托輥間距應(yīng)配合考慮該處的輸送帶張力,使輸送帶獲得合適的垂度。
穩(wěn)定工況下的下垂度應(yīng)限制在%%以內(nèi)。
回程分支托輥間距:2.4~3m。
凸弧段托輥間距:一般為承載分支托輥間距的1/2,還應(yīng)驗算輸送帶合力的附加載荷是否超出所選托輥的承載能力。
落料處緩沖托輥間距:根據(jù)物料的松散密度、塊度及落料高度l而定,一般按承載分支托輥間距的l/2~1/3。當松散密度較大,落差較高時可取l.2~1.5倍輥徑。
輸送重量大于 20kg的成件物品時,托輥間距不應(yīng)大于物品長度的l/2(沿輸送方向)。對于20kg以下的成件物品托輥間距可取lm。
托輥輥子:根據(jù)承載能力分普通型及重型兩種,每種輥徑對應(yīng)2~3種軸徑。全部采用大游隙軸承,并保證所有輥子轉(zhuǎn)數(shù)不超過600r/min。
影響皮帶輸送機壽命的重要零件—托輥
今日給大伙兒詳細介紹的是皮帶輸送機配件中的托輥,除輸送皮帶外,托輥也是關(guān)鍵的零配件。
輸送機托輥作為帶式皮帶輸送機的關(guān)鍵設(shè)備,其成本費就占了一臺皮帶運輸機45%,承擔(dān)了運輸至少75%的摩擦阻力,因此托輥的品質(zhì)如何十分關(guān)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輥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良好的耐低溫沖擊性、自潤滑性、耐水、耐化學(xué)藥品性,耐熱性優(yōu)于一般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托輥機械性能高于一般的高密度聚乙烯。缺點是人力物力投入較大,時間也較長,適合于小于硫化板表面積的局部處理,對于大面積磨損的處理難度非常大。具有突出的抗沖擊性、耐應(yīng)力開裂性、耐高溫蠕變性、低摩擦系數(shù)、自潤滑性,耐化學(xué)腐蝕性、噪音阻尼性等。托輥類別:
1、輸送機緩沖托輥能夠分成彈簧板型托輥、可調(diào)彈力型托輥、吊掛式型托輥、緩沖圈型托輥、較強力緩沖型托輥等;
2、輸送機調(diào)心托輥能夠分成通用性錐托輥、螺旋型托輥、、摩擦可逆型托輥、強力型托輥、組合式托輥等;
3、輸送機平行托輥可分成通用型托輥、鋼膠托輥型、螺旋型托輥、梳型托輥、前傾型托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