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阻垢劑作用機理
分散作用
分散作用的結果是阻止成垢粒子間的相互接觸和凝聚,從而可阻止垢的生長。成垢粒子可以是鈣、鎂離子,也可以是由千百個CaCO3和MgCO3分子組成的成垢顆粒,還可以是塵埃、泥沙或其他水不溶物。阻垢劑作用機理從作用機理上來講,阻垢劑的作用螯合增溶作用、凝聚與分散作用、靜電斥力作用、晶體畸變作用四部分。分散劑是具有一定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聚合物,分散性能的高低與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大小密切相關。聚合度過低,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shù)少,分散效率低;聚合度過高,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shù)過多,水體變渾濁,甚至形成絮體(此時的作用與絮凝劑相近)。與螯合作用相比,分散作用是的。實驗表明,1 mg分散劑可使10一100 mg的成垢粒子穩(wěn)定存在于循環(huán)水中,在中高硬度水中,阻垢劑的分散功能起主要作用。
緩蝕阻垢劑使用方法
(1)無磷緩蝕阻垢劑使用濃度30mg/l,對總硬度在100 mg/l,總堿度在100 mg/l的例如長江水系的水具有良好的緩蝕效果,碳鋼腐蝕速率小于0.075mm/a。
(2)無磷緩蝕阻垢劑使用濃度30mg/l,對總硬度在300 mg/l,總堿度在200 mg/l,氯離子大于300 mg/l的水系的水具有良好的緩蝕效果,碳鋼腐蝕速率小于0.075mm/a。
(3)無磷緩蝕阻垢劑使用濃度60mg/l,對總硬度在50 mg/l,總堿度在50 mg/l的例如閩江水系等超低硬度水質條件的緩蝕效果良好。
(4)無磷緩蝕阻垢劑可以與其他藥劑復配,使用濃度可大大降低;
(5)單用無磷緩蝕阻垢劑時,使用濃度為:40-60mg/l。
反滲透阻垢劑使用注意
在使用反滲透阻垢劑的時候應該注意,確定使用的絮凝劑與阻垢劑相溶,否則會造成反滲透膜的堵塞。在使用反滲透設備阻垢劑的時候加藥量太高或者過少都不宜,這兩種都會引起反滲透膜的污染,要合理添加阻垢劑。
使用時候請佩戴乳膠手套,并佩戴防護眼鏡,若不慎濺到眼睛時,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如灑在水泥地面會引起腐蝕產(chǎn)生微量氣泡,請立刻用清水沖洗;
阻垢劑的應用
1.采用聚丙烯酸類阻垢劑時要特別小心在鐵含量較高時可能會引起膜污染這種污染會增加膜的操作壓力有效清除這類污染要進行酸洗。
2.理想的添加量和結垢物質及污染物大飽和度通過藥劑供應商提供的軟件包來確定。過量添加阻垢劑/分散劑會導致在膜面上形成沉積造成新的污染問題。通常商品水處理劑的螯合能力(以下各藥劑活性組分質量分數(shù)均為50%,螯合能力以CaCO3計):氨基三亞***酸(ATMP)—300mg/g。在設備停機時一定要將阻垢劑及分散劑徹底沖洗出來否則會留在膜上產(chǎn)生污染問題。在用進水進行低壓沖洗時要停止向系統(tǒng)注入阻垢劑及分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