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聚合硫酸鐵(聚鐵),目前已經(jīng)有數(shù)百家單位生產(chǎn)液體聚合硫酸鐵。目前國內(nèi)多采用氯酸鹽氧化法和氧氣氧化法,前者用的氧化劑價較貴,盡管生產(chǎn)工藝十分簡單,但總的生產(chǎn)成本相對后者較高。聚合硫酸鐵(Polyferricsulfate簡稱聚合硫酸鐵(聚鐵))是20世紀70年代國外開發(fā)的一種新型無機高分子混凝劑,與常用混凝劑三氯化鐵、硫酸鋁及堿式氯化鋁相比,有許多明顯的優(yōu)點,如凈水過程中生成的礬花大、強度高、沉降快,在污水處理時對某些重金屬離子及COD、色度、惡臭等均有顯著的去除效果,對處理水pH值適應范圍廣(pH為411),且聚合硫酸鐵(聚鐵)溶液對設備的腐蝕性小,因此許多國家都在研制和應用聚合硫酸鐵(聚鐵)。
目前生產(chǎn)聚合硫酸鐵的方法很多,例如空氣(氧氣)催化氧化法、氧化法,、氧化法、硫鐵礦灰加壓酸溶法、微生物氧化法、四氧化三鐵礦石酸溶氧化法等。H2O2成本比較高,它增加了聚合硫酸鐵的生產(chǎn)成本,不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無論以何種原料為基礎生產(chǎn),均是控制n(SO4)/n(Fe)<3/2,制得不同鹽基度的聚合硫酸鐵。在以硫鐵礦礦灰生產(chǎn)聚合硫酸鐵時,由于它含有少量的亞鐵離子,只需加壓溶出三價鐵離子即可制得聚合硫酸鐵,而以其他原料生產(chǎn)時,往往需要將亞鐵離子氧化形成聚合硫酸鐵。亞鐵離子的氧化過程要求氧化劑氧化速度快、容易制備、價格低廉,以便能廣泛地用于生產(chǎn)。目前使用的氧化劑有氯酸鹽、氧氣或空氣、次氯酸鹽、因制造成本的限制,采用空氣或氧氣氧化法較多。氧氣氧化法又有氮氧化物催化法和二氧化錳催化法。
聚合硫酸鐵混凝過程三個階段的水力條件和形成礬花狀況
(1)凝聚階段是藥液注入混凝與原水快速混凝在極短時間內(nèi)形成細礬花的過程,此時水體變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chǎn)生激烈的湍流。燒杯實驗中宜快速(250-300轉(zhuǎn)/分)攪拌10-30s,一般不超過2min。
(2)絮凝階段一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shù)耐牧鞒潭群妥銐虻耐A魰r間(10-15min),至后期可觀察到大量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燒杯實驗先以150轉(zhuǎn)/分攪拌約6分鐘,再以60轉(zhuǎn)/分攪拌約4分鐘至懸浮態(tài)。
(3)沉降階段:它是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盡量采用氣浮法分離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礬花補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于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xù)相互碰撞結大,至后期余濁基本不變。聚合硫酸鐵比聚合氯化鋁更好的除濁脫色的效果,絮凝體沉降速度也快。燒杯實驗宜以20-30轉(zhuǎn)/分慢撐5分鐘,再靜沉10分鐘,測余濁。
處理印染廢水聚合硫酸鐵效果怎樣?
印染工業(yè)廢水由于原料、燃料、助劑等來源復雜,成分多變,因而僅以生化法為主來治理很難達到排放要求,聚合硫酸鐵度印染工業(yè)多種污水處理效果顯著,在絮凝沉降過程中,脫色劑的投加量會直接影響到印染廢水中膠體顆粒、染料中間體分子以及顯色有機物被絮凝的程度、出水水質(zhì)及廢水處理成本。具體投入量應以水中游泳人數(shù)、天氣情況和水的渾濁度來確定的,用聚合硫酸鐵來絮凝沉淀,絮凝過程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水中粘土和細菌等懸浮固體的存在性質(zhì)和狀態(tài),以利于后續(xù)工序的過濾去除。聚合硫酸鐵有著很好的電中和、吸附架橋和網(wǎng)捕作用,對廢水膠體、顆粒物以及溶解性物質(zhì)有較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形成絮體密度大,沉淀快,所以對CODcr的去除率較高。
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CODcr值有的可達10萬mg/L以上)、色度高、堿性大、水質(zhì)及pH值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之一。2、可是在曝氣池中、曝氣池與二沉池之間(連接的管道或渠道中),這兩個投加位置在曝氣的作用下有助于提高聚合硫酸鐵等混凝劑的溶解速度和混合效果。目前用于印染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學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其中,利用混凝沉淀法能夠有效去除印染廢水中的COD及色度,我們篩選各型混凝劑對于印染廢水的處理,目的是得到一種藥劑成本低,效果更加的方便,結果表明,聚合硫酸鐵與脫色劑復配能夠有效達到預期目的?!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