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承載惰輪軸結構,該惰輪軸結構采用大承載結構,可靠性高,而且結構簡單,容易實現。
一種大承載惰輪軸結構,包括箱體、惰輪軸、螺栓、密封圈、惰輪、擋圈、隔環(huán)、滾柱、彈性銷、螺栓和壓板,惰輪軸安裝于箱體上,利用螺栓緊固,惰輪軸與惰輪之間采用雙排滾柱承載,惰輪軸上具有槽,并安裝密封圈,兩排滾柱之間用隔環(huán)間隔,隔環(huán)安裝于惰輪孔內,利用擋圈定位。將滑輪52和軸承58滑動配合到從發(fā)動機蓋62延伸的軸桿60上方。
大承載惰輪軸結構的制作方法
由1箱體、2惰輪軸、3螺栓、4密封圈、5惰輪、6擋圈、7隔環(huán)、8滾柱、9彈性銷、10螺栓、11壓板裝配組成;耦連到發(fā)動機的曲軸(未示出)的曲軸滑輪12是向下列傳動組件提供扭矩的驅動器:分別耦連到滑輪24、28、20和26的空調(A/C)、水泵和風扇、動力轉向泵(P/S)以及交流發(fā)電機。2惰輪軸安裝于1箱體上,利用3螺栓緊固,2惰輪軸與1箱體剛性連接;2惰輪軸上具有槽,安裝一個4密封圈用于密封;2惰輪軸與5惰輪之間采用雙排8滾柱承載,兩排8滾柱之間用7隔環(huán)間隔,7隔環(huán)和5惰輪上均具有一個擋圈槽,7隔環(huán)安裝于5惰輪孔內,利用6擋圈定位;11壓板利用10螺栓安裝于2惰輪軸的內側面內并用9彈性銷連接,防止11壓板轉動。2惰輪軸上還具有油道槽和油道,油液從1箱體上進入2惰輪軸然后經過油道為8滾柱、5惰輪和2惰輪軸三者之間的工作面冷卻和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