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米皮制作方法
(一)選料
大米1000克(原料以秈米、粳米為佳,糯米粘性太大,不宜制作),涼水5000克,沸水1000克。
(二)制法
1、將大米除雜淘洗干凈,放在清水中浸泡4個小時(冬季6小時,夏季2小時),浸泡松軟,以米坯膨脹無干白心時、用手可以碾碎為宜。
2、將泡好的米撈起,加入5000克清水,入石磨或磨漿機中磨成漿,每1000克米可得7000克米漿。從磨漿機磨出的米漿既不能粗,也不能稀,粗細用手感覺應(yīng)像如水淀粉一般,稀稠應(yīng)以呈稠糊狀為宜。(注:漿料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影響質(zhì)量,蒸漿是關(guān)鍵,越快越好)。(注:磨漿機操作:磨漿機上方放一水桶,桶下方安置水龍頭,磨漿時打開水龍頭,放少量水流入磨漿機的漏斗中,接通磨漿機電源后,將浸泡過的大米倒入磨漿機漏斗中,一邊放水,一邊磨漿)。
3、將沸水1000克直接沖入盛有米漿的盆內(nèi),邊沖邊充分攪拌,使沖燙好的漿料溫度穩(wěn)定在45度左右。(注:米漿的稠度要適中,測濃度方法是用勺舀起漿,提起來慢慢倒下,漿汁呈線狀又不會斷即可)
4、鍋內(nèi)猛火將水燒開,取籠屜并鋪上濕透的密實籠布,籠布用手鋪勻,不能有褶皺,然后舀兩勺漿料于籠布上,雙手拿起籠屜做360度的圓周傾斜轉(zhuǎn)動,使?jié){料厚度均勻,把米漿攤成圓形薄餅,直至攤滿,然后水平放入鍋內(nèi)加蓋,猛火蒸3分鐘后出鍋,揭開鍋蓋,可以看到米皮上鼓起氣泡,這是米皮蒸熟的典型特征,蒸熟的米皮厚度控制在2~~2.5毫米之間。3、制作淀粉:在大盆上面放上木架,拿羅(家用過濾雜質(zhì)的銅絲羅)放在木架上,把洗好的面水用瓢舀入銅絲羅,過濾到盆中反復4到5次,過濾出的碎面筋放到面筋塊上,大盆里的面水漿沉淀越5到6小時,把盆上的清水舀出,剩下的東西即是淀粉。(注:漿料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影響質(zhì)量,蒸漿是關(guān)鍵,越快越好)。
5、取出籠屜,揭掉籠布,倒扣在桌面上,在籠布上灑一些涼水,使籠布與米皮分離,將籠布從米皮上撕開,這個過程中,注意動作要輕,防止撕破米皮,按照這樣的方法繼續(xù)制作米皮,制好的米皮每張抹上菜油少許,摞起備用。
漢中面皮實在好吃,吃過一次已牢記心中。面皮就是漢中濃縮的飲食文化,而更多關(guān)于食物的傳承,恰恰是在平凡的生活里,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農(nóng)耕文明的根結(jié),樸實無華,是種幸福。
清晨,無論是著急上班的白領(lǐng),還是睡眼惺松,準備上學的學生,抑或是睡不著的老人家都會來上一碗面皮?!袄习?,來碗面皮”、“好的,馬上”、“老板,收錢”、“慢走,再來”。9、調(diào)味與攪拌:取面皮一張切好,面筋20g放入碗內(nèi)根據(jù)食者的口味輕重及愛好,分別調(diào)入精鹽、香醋及調(diào)料辣油,攪拌均勻,盛入碗內(nèi)即成。熟練地上籠,掀起面皮切條,潑上辣子,紅紅綠綠,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也是薪火相傳,人們延續(xù)著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點燃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都在那一瞬間,讓一日三餐變得那么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