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隨著新玉米的上市,在飼料中的應用比例逐漸提高。但新玉米在開始使用的一段時間常常碰到諸如畜禽拉稀、飼料報酬偏高等一些問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些問題?又有該怎么去解決呢?下面我們討論一下新玉米在飼料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一、新玉米的品質
1、玉米水分:新收獲的玉米水分在華北地區(qū)一般為15%-20%,在東北和內蒙地區(qū)一般為20%-30%。高水分會破壞日糧中維生素等活性成分、降低日糧中代謝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打破日糧中各營養(yǎng)素間的平衡關系等,所以通過收購合格品質的玉米來解決,或根據水分差異的影響,調整日糧營養(yǎng)水平(陳朝江,2007)。
7、酶處理秸稈飼喂法,此法利用纖維素酶處理秸稈或將纖維素酶混于粉碎的秸稈飼料中飼喂。這個是提倡的。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大量此類酶制劑出售,此實為畫龍后的點睛之妙筆,有化腐朽為神奇之功。
秸稈養(yǎng)牛羊雖然很好,也要注意科學搭配 一般建議不同科屬的牧草相互搭配使用,同時根據秸稈的營養(yǎng)成分和牛羊的生長期需求補充精料。
六、 糊化大米和糊化玉米的對動物的生產性能指標對比
B Vicent報道(由下表可知),與飼喂50%熟化的玉米相比,給仔豬飼喂大米,其25~39日齡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明顯增加,差異顯著;39- 53日齡的曰增重明顯增加,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略有增加;試驗全期,飼喂大米的仔豬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明顯高于飼喂玉米的仔豬。不同淀粉糊化度和不同熱處理的大米對仔豬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