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此外,擋板式遮陽、簾式遮陽、百葉遮陽等方式對于窗戶遮陽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對建筑采光則有一定的影響。而對于建筑墻體和屋面的遮陽,當前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柵格遮陽和綠化遮陽。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持續(xù)提升,建筑遮陽技術已越來越趨向智能化、自動化、高有效化。二是要從構件的設計上合理處理好遮陽與隔熱的問題。傳統(tǒng)的實體構件——水平、垂直和綜合遮陽與墻體相連。
在防止熱橋產生的構造處理方法上,墻體的外保溫比內保溫更為有效,可避免室內外溫差增大,保持較為穩(wěn)定的室溫和舒適度,防止保溫層受潮,避免熱橋的產生。實踐證明,在采暖期采用相同厚度保溫材料的外保溫要比內保溫減少約15的熱損失,而在夏季,墻體的外保溫做法還能減少太陽輻射熱和室外熱空氣與外墻的表面換熱,隔熱效果也優(yōu)于內保溫做法。
外門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尤為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總能耗的比例較大,其中傳熱損失為1/3,冷風滲透為1/3,所以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觀景要求的條件下,應當盡里減小住宅外門窗洞口的面積,提高外門窗的氣密性,咸少冷風滲透,提高外門窗本身的保溫性能,咸少外門窗本身的傳熱里。其具體節(jié)能措施如下:1、控制住宅窗墻比:住宅窗墻比是指住宅窗戶洞口面積與住宅立面單元面積的比值,JGJ26-1995《民用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對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墻比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指出北向、東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墻比分別不應超過2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