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緩釋消毒器的操作規(guī)程小編為大家概括了以下幾點:
(1)設備運行中的檢查
1、操作面板數(shù)據是否正常。(溫度,頻率等)
2、檢查進氣量是否正常,反應釜液位及反應液顏色是否正常。(保證有充足的反應時間)
3、檢查計量泵聲音及機溫是否正常有無泄露。
4、檢查水浴液位是否正常。
5、檢查氯化酸鈉及鹽酸罐液位是否正常。(不要低于計量泵中心線)
6、觀察出液管單流閥是否有異物及動作是否靈活。
7、防爆塞是否正常。
8、出液管溫度是否正常。(不低于35℃)
(2)開機
1、檢查水浴及反應釜內液位應在1/2處。(液位管)
2、開啟溫控器使水浴溫度升至設定溫度。(50℃左右)
3、排除計量泵內空氣并校定計量泵(校定應以背壓閥后出液量為準,同時應保持同一機器的兩臺泵計量泵背壓一致)背壓應高于進口較大壓力1bar。
4、調整動力水壓力至穩(wěn)定狀態(tài),使水射器穩(wěn)定工作。
5、運行計量泵,并逐步調整至所需流量。
6、待運行穩(wěn)定后調整反應釜處于液位。(保證反應時間30分鐘以上)
7、觀察反應釜液位管顏色,單流閥工作狀態(tài)及出液管溫度是否正常。
(3)關機及發(fā)生器清沖
1、停止計量泵工作。
2、打開進水閥,稀釋反應釜內反應液濃度將反應釜內濃度降至安全濃度(反應釜內顏色基本無色),關閉進水閥。
3、停止水射器工作。
4、停止水浴加熱。
5、將進氣孔用堵死,從安全塞進水,將反應釜內注滿水浸泡十分鐘,后將水從排污閥排出。
6、重新進水至反應釜1/2處。(液位管)
(4)原料的配制與添加
氯化鈉:
1、氯化酸鈉配制工作人員應穿戴好防護用具。
(防酸堿工作服、護目鏡、口罩、防酸堿手套、長統(tǒng)膠鞋)
2、配制過程中有嚴禁吸煙及明火。(不許使用摔砸等方法)
3、配制過程按照氯化酸鈉與水按1:2的比例混合。(例如:1公斤氯化酸鈉加2公斤水)
4、保證氯化酸鈉完全溶解。
5、配制后的液體經比重檢測合格后方可抽入原料罐中。(例如:1260kg/m320℃)
應急緩釋消毒器適用于在飲用水體嚴重污染的情況下應急使用,投放于日供水200人以下的應急供水系統(tǒng)中。5、將進氣孔用堵死,從安全塞進水,將反應釜內注滿水浸泡十分鐘,后將水從排污閥排出。為確保飲用水安全,出水余氯合格率達到95%,提高供水質量起到一定的作用,是日常應急所需的水處理消毒器械。也適用于使用小型自備水的學校、幼兒園、單位、團體……同時適用于城市二次污染的高位水池、水箱使用。應急緩釋消毒器使用說明:
1、在儲藥罐內裝入漂精片250克,將浮筒和儲藥罐螺旋連接。
2、用塑料繩拴住浮筒,繩子另一端固定在水池蓋上,長度保持低水位時消毒器不離開水面。
3、旋動調節(jié)環(huán),使釋氯孔打開。將浮筒緩釋消毒器放入水中。
4、根據日供水量確定浮筒緩釋消毒器投放量。
5、水池加蓋密封,減少氯揮發(fā)。
6、浮筒投放水池(井)后,余氯檢測每天一次,根據余氯濃度調節(jié)釋氯孔大小,穩(wěn)定后余氯檢測每周一次。
7、消毒器內漂精片不足1/4或使用60天需要更換。換藥時應清除殘藥,清洗儲藥罐,疏通釋氯孔后才能加入新藥。
安裝、調試:1、紫外線消毒器應水平安裝(嚴禁垂直安裝)。2、紫外線消毒器筒體不得承受外部壓力。3、紫外線消毒器應安裝在水箱或水塔的出口處,若水量大、水壓高或管網過長時則以安裝在接近用戶的輸水干(支)管上為佳。(3)調理劑:又稱為脫水劑,用于對脫水前剩余污泥的調理,其品種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劑和助凝劑。4、從紫外線消毒器的兩端向外延伸,應分別留有≥1米≥0.4米的空間,以便于更換燈管,紫外線消毒器控制面板前應留0.6米的無障礙空間,以便于維修。5、無論選用一臺或多臺紫外線消毒器并聯(lián),均應安裝旁通管路和截止閥,以便于維修。6、合理的選擇安裝位置,注意電控部分的防水、防潮。7、按銘牌標識的電壓、功率選擇電源插座、導線或接線板連接。8、石英玻璃套管及紫外線燈管均屬于貴重易碎品,在運輸、安裝、使用中應避免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