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國內市場上主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有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i二醇酯(PBS)及其共聚酯(PBAT)和聚羥基烷酸酯(PHA)。
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在堆肥環(huán)境下可以自然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對自然環(huán)境不會形成壓力,成為替代常規(guī)塑料產品的i佳選擇之一,建議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規(guī),鼓勵和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
“在食品包裝方面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生物塑料的阻氣性和阻濕性比較低,有時候會影響食品的保鮮和防腐?!碧岣咦韪粜阅苁且粋€技術性問題,但是Sweetman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技術性問題。因為如果這種阻濕性材料也阻止微生物的滲透,那么它就不會降解。推行一種高成本的、技術層次較低的包裝方案,對一個重要的零售商來說永遠是一個非常強硬的挑戰(zhàn)。但如果生物塑料工業(yè)的生產商們能夠加強合作而非展開競爭的話,就會降低這種挑戰(zhàn)性。Sweetman現(xiàn)在看到了這種跡象的曙光。他說:“我們都開始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有人真想邁出一步,他們就不得不改變整個包裝。公司擁有一支具有國際1頂1尖開發(fā)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研發(fā)隊1伍?!彼目捶ㄊ?,用戶可能決定使用一種淀粉基的材料作為盤子的理想材料,但纖維素所具有的寬范圍熱封性或高透明度的特點或許應首i選為包裝材料??紤]一下作為競爭者的MaterBi和Nature Works以及Nature Flex,存在這樣一個趨勢,即在某些領域我們不得不加強合作。
包裝廢棄物處理處于瓶頸期
2018年,我國快遞業(yè)務量突破500億件,連續(xù)5年位居世界第i一。國家i郵政局提出,2019年快遞業(yè)務量要完成600億件。
菜鳥綠色行動專家李天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包裹,需要消耗編織袋、塑料袋、包裝箱、膠帶、快遞運單等多種耗材,包裝是快遞物流行業(yè)中產生廢棄物i多的環(huán)節(ji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