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何為白蠟樹修剪?
為白蠟進行一定的修剪可以控制其樹狀的生長,而且還可以促使造型樹的枝葉分布較為密集,可以起到一定的裝飾效果和藝術效果。在對節(jié)白蠟生長的季節(jié),植物生長是頂枝優(yōu)勢,中枝次之,下枝更緩慢。對節(jié)白蠟樹型是要下枝粗,往上漸細,才合比例,這就需要用人工去多次修剪改造,才能盡快地達到理想成型
抑制其它枝芽生長,促進需要長粗的枝條盡快生長。必須當苗木生長到符合修剪造型時,對頂端枝要進行修剪、打項、摘心,這樣能抑制上面枝的生長,樹勢營養(yǎng)就集中輸送給下面未受傷的枝條,使其生長增粗,為此根據(jù)造型設計需要長粗的枝條,暫不修剪、不打頂、不摘心、不摘葉,就獲得生長優(yōu)勢,迅速生長增粗
苗木修剪后,讓該技條多受陽光,可盡快長粗,需要長粗的枝條長到需進行綁扎、彎曲、造型時,要注意枝尖朝上,才能盡快恢復元氣,繼續(xù)不停地生長增粗,對需要長粗的枝條,要使其正下方的側根朝下生長,就可加強該部位的生命力,促進上方枝條生長,注意平時加強對苗木水、肥、病蟲害的管理,促進枝繁葉茂,加速苗木生長成型。
白蠟葉斑病的防治方法
白蠟在有栽培記錄以來,沒有重大致命病蟲害記錄,對節(jié)白蠟易于養(yǎng)管,病蟲害抗性高,在實踐中遇到過病害有:葉斑病、灰霉病、煤污病,蟲害主要是紅蜘蛛、介殼蟲及蚜蟲,通過癥狀基本判斷,葉面尤其是新葉枯黃發(fā)焦可能是對節(jié)白蠟蟲害和葉斑病,葉面枯萎有灰霉毛,可能是灰霉病,葉面不分新老葉布滿煤灰裝物質(zhì),考慮是對節(jié)白蠟煤污病
葉斑病菌主要侵染對節(jié)白蠟葉片,極大影響對節(jié)盆景的美觀,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紅黃色小斑點,逐漸擴展成為圓形病斑,或不規(guī)則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直徑1mm-5mm后期,病斑中央組織變?yōu)榛野咨0l(fā)病嚴重時,病斑相互連接,導致葉片枯黃、早落。在潮濕環(huán)境條件下,葉斑下面著生許多褐色的小霉點,即病產(chǎn)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防治方法:
1.冬季徹底清除落葉并加以處理,生長季節(jié)及時摘除病葉
2.栽植擺放密度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
3.化學防治:可定期噴施國光銀泰600-800倍液,用于防病前的預防和補充營養(yǎng),提高觀賞性,發(fā)病初期噴灑咪鮮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多錳鋅可濕性粉400-600倍液,連用2-3次,間隔7-10天
白蠟樹的蟲害防治方法
白蠟蚧屬半翅目蠟蚧科白蠟蚧屬的一種昆蟲,俗稱白蠟蟲,是城市“五小害蟲”之首介殼蟲的一種,白蠟蚧的寄主植物主要是女貞、小葉女貞、白蠟等少數(shù)樹種,以成蟲、若蟲在寄主枝條上刺吸為害,造成樹勢衰弱,生長緩慢,甚至枝條枯死,幾乎成為小葉女貞上一種毀滅性害蟲,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其蟲口數(shù)量、危害面積,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且有30%以上被害小葉女貞處于瀕死狀態(tài)。
白蠟蚧雌成蟲半球形,常分散單個生活,蟲體腹面膜質(zhì)、觸角6節(jié),其中第3節(jié)很長,足小轉節(jié)的刺毛較長,跗節(jié)和脛節(jié)的長度略相等,白蠟蚧雄蟲則密集成群,固著在寄主枝條上生活,其分泌的白色蠟質(zhì)覆蓋物極豐富,圍繞樹枝,似裹敗絮,經(jīng)提制即成白蠟,是工業(yè)和及某些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物資。
白蠟蚧的綜合防治措施:
1.嚴格苗木檢疫
發(fā)現(xiàn)有白蠟蚧的植株堅決不能進行調(diào)運,應該立即進行銷毀或掩埋;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對已經(jīng)定植的植株要經(jīng)常性的進行檢查,如發(fā)現(xiàn)有白蠟蚧危害,應立即進行處理,徹底剪除蟲枝,及早消滅,防止蔓延。
2.藥劑防治
需要選擇具有強力滲透性的藥劑,如狂殺蚧,每瓶100毫升,兌水80千克至100千克均勻噴霧,并且每噴霧器水,再加入一袋超潤增加藥劑滲透性,一定要噴透,噴均勻,間隔7天至10天一次,連續(xù)進行兩三次。在噴藥時還需要注意打法,一定要從下往上噴,再從側面噴透。
藥劑防治的三個時間點:
1.雌成蟲膨大期: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卵孵盛期,大約在6月上旬左右,這個時間一定要用藥
2.若蟲定葉期:6月中下旬,也就是打完一次藥后間隔7天至10天緊接著打第二次藥,這次主要噴葉片,正反面都要噴
3.若蟲定桿期:7月中旬左右,這次也必須打,主要噴枝條,從下往上噴,噴均勻噴透
白蠟適合在什么環(huán)境下種植?
白蠟種子于九月下旬成熟,熟時橙紅色,種肉變軟而具惡臭。采集時用竹竿打下,樞爛水洗郎得凈種,并在水中漂出其上浮之半空者可作食品,此重大,種仁充實者用作種子,種子選出后,置于涼處陰干,裝入袋中貯藏,以待秋播。
白蠟種子白色,硬殼不太厚,胚乳淺綠色。以淀粉為主,胚芽居于其中。一般種子多具有兩個棱角,數(shù)為三棱者,白蠟種子的貯藏,必須保持種子內(nèi)部的適當水份,勿令干燥,在麻袋中貯藏者,隔年因水分耗盡而喪失發(fā)芽力。
陰干后的凈種,選擇冶涼高燥地區(qū),挖成工米寬,50厘米深的溝沙藏,然后把種子與干燥細沙二倍混合均勻,鋪入溝中,厚度30厘米,然后上復純沙5—8厘米,沙藏期間應經(jīng)常檢查翻倒。
白蠟以采用秋季大田瓏播較好,在白蠟播種地區(qū),先施入充分腐熟的基肥,然后深耕整平。至十一月中下旬按50或60厘米瓏距,撒白蠟播種籽,再用牲畜筑瓏壓實。每工0平方米用種2市斤。復土厚度4—5厘米。
早春白蠟播種也可,但時間不要太晚,晚則降低發(fā)芽率。二月下旬至三月上中旬均可,播后的種子,在五月上旬開始出土,中下旬可全部出齊,當年白蠟播種之幼苗,于五、六月間常有少量植株莖腐病,癥狀為自地表根頸部分腐爛一周而。
七月間,白蠟播種幼苗在烈日下曝曬,往往因日灼而焦尖,使生長受到抑制,因此在白蠟播種區(qū)內(nèi),可稀疏的點種高稈作物,間作物的種植期要早,至六、七月時就能起到陰蔽作用,八月九月后日光逐漸轉弱,糧食也已收獲,白蠟又可得到充足的陽光。
白蠟性喜肥沃排水良好處所,應多施有機肥料,澆水必須充足,雨季要注意拂水,移植不要太勤,白蠟在苗圃中病蟲甚少,但在撫育期間應注意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