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今煎藥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應(yīng)用的也是很廣泛的,在使用煎藥機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跟隨濟南三延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煎藥中注意的問題
1.煎藥前的浸泡:在煎煮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藥多是干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藥材變軟,組織細(xì)胞膨脹後恢復(fù)其天然狀態(tài), 煎藥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 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浸泡時間為2-3小時.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僅能降低毒性還能增加強l心作用
2.煎煮次數(shù):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實踐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藥的次數(shù)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煎藥的溫度:煎藥溫度的高低,中醫(yī)稱之為火候一般習(xí)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所謂文火, 就是弱火,溫度上升緩慢,水份蒸發(fā)較慢.所謂武火, 就是強火,溫度上升快,水份蒸發(fā)的也快.如煎藥時火候過強,水份蒸發(fā)快, 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鍋.反之,火候弱,煎煮的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 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狀態(tài),可減慢水份的蒸發(fā),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時間:主要根據(jù)和疾病的性質(zhì),以及的情況而定.一般對 煎藥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鐘,第二煎30-40分鐘.治感l(wèi)冒類, 一煎10-15分鐘,第二煎15-20分鐘.滋補類, 一煎30-40分鐘,第二煎40-50分鐘.
5.留取藥液量:一般指一劑藥經(jīng)兩次煎煮合并後的藥液量.成人?。矗埃?600毫升,每日分兩次服用.兒童?。玻埃?300毫升,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
6.服藥的方法:一般一劑藥煎煮兩次後合并藥液,分兩次服用.兒童可分2-3次服用.治發(fā)熱,腹瀉的藥, 也可采用頻服的方法, 即每4小時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 再改為每日服2-3次,小兒以少量多次為好.
中藥如今也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了,而中藥不像西藥那樣可以直接吃,是需要進行熬制的,今天煎藥機廠家濟南三延的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中醫(yī)的一些煎煮中藥的知識:
中藥所含蛋白質(zhì)遇沸水泡會因驟然受熱而凝固,并使細(xì)胞壁硬化,外層形成緊密的胞膜,阻礙內(nèi)在成分充分溶出;中藥所含高分子物質(zhì),遇沸水后易形成膠體,亦不利于有效成分滲出;中藥切制、粉碎時,表面所留粉末因突然受熱而糊化,阻礙藥材毛細(xì)管通道,使水分難以滲入,成分溶解后又難以向外擴散,終影響成分煎出;芳香性中藥,如薄荷、紫蘇、廣木香、砂仁、豆蔻等,含揮發(fā)油及揮發(fā)性物質(zhì),遇熱易揮發(fā),則不僅禁忌在煎前沸水泡,更應(yīng)后下。(一)操作前的準(zhǔn)備與檢查:1、每個湯藥煲及充填管路必須過了充分的清洗,無任何雜物及污垢。實驗提示,中藥煎前浸泡的適水溫為40℃-50℃,可泡30分鐘,此條件既使藥材濕潤充分膨脹,又提高有效成分煎出率。
作為內(nèi)服時,鮮中l(wèi)草藥劑量應(yīng)高于干藥的1倍,有些單味藥可高于干藥2~3倍;多味鮮藥之方劑,每味用量應(yīng)低于單味用量;復(fù)方中鮮藥大都是主藥,劑量必須用足,但用量太大,常會出現(xiàn)嘔吐、胃部不適等感覺,減量或停藥即可消失?!拔幕稹敝甘緹糸W亮,鍋體加熱指示燈(紅色)閃亮,湯藥煲處于半功率加熱狀態(tài)。由于鮮中l(wèi)草藥性味多偏苦寒,故宜溫服,但治熱毒癥時宜涼服、頻服,熱退病減時仍宜溫服。雜病虛癥宜溫服,急性宜涼服。除特殊情況外,每日內(nèi)服1劑,分2~3次服。
1.鮮藥外敷 用以治創(chuàng)傷、外傷腫痛,效果顯著。
2.搗汁內(nèi)服 多在病勢危急時使用,取其力強l效捷。
煎藥機的廣泛使用,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也減輕了工作,大家對于這個了解哪些呢?下面濟南三延帶大家了解以下內(nèi)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獨特的療l效和較少的副l作用受到全球廣大患者的推崇。
但中藥的煎煮方法非常講究,從器具到火候,先煎后下,但煎煮費時,服用攜帶不便。中藥煎藥機呈多樣化發(fā)展趨勢,仍以電煎密閉機為主(占60%),電煎常溫?zé)o壓循環(huán)機為輔(占40%),分體機與組合機并重趨勢,由于賣藥的市場逐步擴大,電煎常溫?zé)o壓循環(huán)機的市場份額有上升的趨勢。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提出:“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制如法,而煎藥者魯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傳統(tǒng)的手工煎藥的方式都是使用藥罐在開放狀態(tài)下進行,使得煎藥質(zhì)量和保存成為困擾中藥療l效的兩大難題。
愈來愈多青年男女喜歡向中醫(yī)求診,可惜許多人煎藥不得其法,以致功效大減。原來,煎藥有許多竅門,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忽視。濟南三延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煎藥時需要知道的一些小竅門:
煎藥前勿加熱水
有些人貪求速成,煎藥前加上熱水,這是不對的。因為生藥的外層組織會因驟然的高溫立即凝固、緊縮,阻礙水分滲入,令組織內(nèi)部已溶解的成分難以滲出。
注意,要先開火爐,才把藥煲放上去,否則可能會把藥煲燒爆。
用水用時依指示
用水方面,一般藥l方上都有寫明,另外傳統(tǒng)的方法是把手放入藥鍋內(nèi),用手使藥攤平,然后加出藥面二橫指(約3─4厘米)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