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速度。
切削深度:ap=(dw-dm)/2(mm) dw=未加工工件直徑 dm=已加工工件直徑,切削深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吃刀量。
切削深度的選擇:切削深度αp應根據(jù)加工余量確定。粗加工時,除留下精加工的余量外,應盡可能一次走刀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這不僅能在保證某種耐用度的前提下使切削深度、進給量?、切削速度V的乘積大,而且可以減少走刀次數(shù)。在加工余量過大或工藝系統(tǒng)剛度不足或刀片強度不足等情況下,應分成兩次以上走刀。這時,應將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取大些,可占全部余量的2/3~3/4;而使第二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小些,以使精加工工序獲得較小的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及較高的加工精度。
進給量的選擇:工件或工具每旋轉(zhuǎn)一周或往復一次,工件與工具在進給運動方向上的相對位移,單位為mm。切削深度選定之后,應進一步盡量選擇較大的進給量。進給量其合理數(shù)值的選擇應保證機床、刀具不致因切削力太大而損壞,切削力所造成的工件撓度不致超出工件精度允許的數(shù)值,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不致太大。粗加工時,限制進給量的主要是切削力,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限制進給量的主要是表面粗糙度。機械加工完成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工作時保持正確的姿勢,要有充足的精神應付工作,如發(fā)現(xiàn)身體不適就要馬上離開工作崗位,并向反映。操作時必須思想集中,嚴禁閑談,相互配合,操作者切勿在煩躁、疲倦的狀態(tài)下操作,以免發(fā)生事故,確保操作安全。所有員工在進入工作崗位前,檢查自己服飾是否符合工作要求。不準穿拖鞋、高跟鞋及影響安全的服裝,留長頭發(fā)的要戴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