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蚊蟲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質(zhì)的水質(zhì)和積水類型孳生不同種類的蚊蟲。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
水體治理類型:
(1)嚴重污染水體,如糞坑、糞池等處。
(2)輕度污染水體,如污水坑(溝)、清水糞坑,洼地積水等處。
(3)面積較大的清潔水體,如稻田、荷塘、沼澤、灌溉溝等處。
(4)清潔而流動水體,如山溪或溪床等處。
(5)小型自然水體,如樹洞、竹筒、壇、罐等積水處。
(6)家宅內(nèi)外的器物如水缸、椰子殼中的積水等處。
蚊子嗜血,其對血液的執(zhí)著從未改變,不死不休。
蚊也是通過吸血傳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習性能察知其與疾病的關(guān)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fā)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開始吸血,溫度、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氣溫在10℃以上時開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因此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蚊子如何叮人?其實,蚊子叮人根本不用眼睛,而是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體表散發(fā)出來的汗味以及熱量為線索來確定人的位置的。在它們的觸須上,有一種叫“機械性刺激感受器”的其官。在找到人的位置后,它們會利用“機械性刺激感受器”輕觸人的皮膚,然后根據(jù)不同的阻力來尋找細動脈和小靜脈血管。同時,蚊子的觸須上還有一種叫“化學感受器”的其官,它可以幫助蚊子判斷哪些人的血液中富含膽固醇和維生素B,這些是它們最“喜愛”的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