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要點
需要綜合考慮視覺癥狀、屈光度和屈光成分等,還要考慮到雙眼視功能、近視性質(zhì)、近視進展速度以及近視等,具體如下:
1.遠距離視物模糊,近距離視力好,初期常有遠距離視力波動,注視遠處物體時瞇眼。
2.通過客觀驗光和主覺驗光確定近視,并確定度數(shù)。
3.近視度數(shù)較高者,除力差外,常伴有夜間視力差、飛蚊癥、漂浮物、閃光感等癥狀,并可發(fā)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變。
近視的遺傳因素
對于單純的低中度近視者,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導致近視的進展。父母近視的青少年發(fā)生近視的風險明顯增大,而且與父母近視的度數(shù)呈正相關(guān)。目前已有較多近視相關(guān)基因的家系研究、雙生研究及群體遺傳學研究。對于高度近視,尤其是病理性近視者,遺傳因素的作用更為明顯。因此近視的父母應該更注意讓孩子避免容易發(fā)生近視的環(huán)境因素。
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查界值必須考慮年齡因素,中華醫(yī)學會學分會學組提出,將不同年齡組兒童的正常視力參考值下限定為:3~5歲0.5,6歲以上0.7。6歲以上的學齡期兒童,裸眼視力如果低于小數(shù)視力0.5(即LogMAR視力0.3),是懷疑屈光異常的標準??傊?,裸眼視力低于同年齡正常兒童的視力下限要懷疑屈光不正(近視、、散光)甚至。
裂隙燈檢查
了解眼瞼、結(jié)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狀體等情況。
眼底檢查
眼底檢查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檢眼鏡檢查、間接檢眼鏡檢查等。彩色眼底照相拍攝標準:應當以視盤與黃斑的中間點為中心,曝光適中,對焦清晰。屈光度大于-3.00DS者或有近視病變(如視盤旁萎縮弧、豹紋狀眼底、黃斑部Fuchs斑、后鞏膜葡萄腫、周邊部眼底病變)者應進行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