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腳苗塊根結得少,產量低。敲松基部,分成單株,用稻草捆成小把,剪去葉尖,以減少水分蒸發(fā)。立即栽種。中耕除草:一般每年進行3-4次,宜晴天進行,經常除草,同時防止土壤板結。栽不完的苗子,將莖基部先放入清水浸泡片刻,使其吸足水分,再埋入陰涼處的松土內假植,每日或隔日澆1次水,但時間不得超過5天,否則影響成活率。麥冬草喜溫暖濕潤,降雨充沛的氣候條件5-30℃能正常生長,適生長氣溫15-25℃,低于0℃或高于35℃生長停止,生長過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塊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進塊根的膨大。
麥冬草繁殖方法,主要用分株繁殖??蛇吺?、邊栽?!按悍帧敝痢皽[明”之間,選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切去根莖下部莖節(jié)及須根,約留1厘米(如根莖留的過長,栽后多生兩重莖節(jié),而不生長麥冬,過短則不易成活),以葉片不散為度,將葉片上端剪去,葉基部留6厘米左右,再單株分開。一般一畝麥冬可分栽4?5畝。每畝用種苗毛重約1000斤。麥冬草坪沒成坪之前多補充氮肥和鉀肥,利于成坪,成坪之后一年半年施肥一次就可以了。栽時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12X15厘米,開3厘米多深的穴,每穴放苗4?6株,栽后埋土到葉基部,如埋土過淺露出根芽易曬死,埋土過深影響出苗。埋土后將種苗周圍土踩實,使苗與土緊密結合,以利成活。當天栽不完,須將根苗放于室內攤晾,以免苗枯黃,影響成活。
我們挑選好適合的麥冬草植株之后,將挖掘出來的麥冬草抖掉其根部的泥土,麥冬草的塊根部分是很有價值的,可以作為藥用,大面積種植麥冬草可以將其塊根留下作為商品。剪下塊根之后還要剪掉麥冬草的莖節(jié),留下大約0、5厘米的長度,保持麥冬草的葉片不散開即可。市場上常見的幾個品種主要有闊葉麥冬、金邊麥冬、細葉麥冬、矮麥冬等。如果我們留下的莖節(jié)過長,就容易培育出高腳苗,高腳苗生長出來的塊莖很小。
剪好莖節(jié)之后我們在輕輕地將麥冬草的植株分開,這就完成了麥冬草的分株,之后我們將分好的植株用稻草捆起來,將葉尖剪去用以防止水分蒸發(fā)得過多,立即將其栽種到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