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插入式混凝土振搗棒操作規(guī)程:釆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時,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4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nèi)的深度宜為50mm?100mm,與側(cè)模應保持50mm ~100mm的距離。當振動完畢需變換振搗器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時,應邊振動邊豎向緩慢提出振搗器,不得將振搗器放在拌和物內(nèi)平拖。不得用振搗器驅(qū)趕混凝土。表面振搗器的移動距離應能覆蓋已振動部分的邊緣。
對于箱梁腹板與底板及頂板連接處的承托、預應力筋錨固區(qū)以及施工縫處等其它鋼筋密集部位,宜特別注意振搗。
當釆用振動臺振動時,應預先進行工藝設(shè)計。
墻、柱等高度較大的豎向結(jié)構(gòu)施工時,應分層澆筑,每層澆筑高度不宜超過500mm,且以混凝土拌合物下落時不發(fā)生離析為準。分層澆筑后將振搗棒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左右充分振搗,以便于形成整體,防止分層。梁、板、墻、柱同時澆筑時,先澆筑墻、柱等豎向結(jié)構(gòu),待混凝土沉降一段時間后,再澆筑梁,后澆筑樓板,施工過程中既要使混凝土豎向結(jié)構(gòu)充分沉降,又要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連續(xù)性,防止因混凝土供應不及時產(chǎn)生施工冷縫。合理振搗:混凝土澆筑時應布料均勻、分散布料,在用鐵耙子將混凝土摟平,嚴禁用振動棒趕料。振搗棒插入的點與點之間相距400mm左右,形成“梅花式”振搗,做到不過振、不漏振。振搗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拌合物不再顯著下沉,表面泛漿,無氣泡溢出,粗骨料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均勻分布。
高強混凝土的配制和試驗:水泥
配制高強混凝土采用的水泥是強度高且同時具有良好的流變性能,對于高達C50以上的高強混凝土,水泥可采用P.O42.5及以上強度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尼,水泥標號配備的原則應是相對應混凝土強度等級的0.9-1.5倍,水泥用量必須控制在500-700Kg/m3范圍,水泥中鋁酸三鈣[3CaO·Al2O3]的含量小于8%為好,并且應和目前所使用的外加劑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時需綜合考慮水泥的水化熱高、需水量大、水泥和減水劑相容性差、易導致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降低等問題。另外配制高強混凝土配比時對水泥要進行對比和反復的物理力學性能試驗,綜合考慮水泥的初凝時間、終凝時間、抗壓強度等因素。
高強混凝土的配制和試驗:混凝土摻合料
在高強混凝土中摻煤灰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工作度,減少用水量,使混凝土中空隙減小,提高其強度和抗?jié)B性,同時由于粉煤灰中的多數(shù)顆粒為表面光滑、致密的玻璃微珠,在新拌混凝土中,粉煤灰玻璃微珠能起到滾珠軸承的作用,因而可以減少拌合物的內(nèi)摩擦力,起到增大流動性和減少的作用。另外,也可減少混凝土本身的收縮。施工中對粉煤灰要求其燒失量小于5%,Mg含量小于5%,SO2小于5%,摻量一般為水泥重的10%~30%,具體摻量以試驗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