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頻淬火工藝運行情況是什么
1)上料:用行車將鋼軌吊至移動臺車上,手動調整鋼軌在移動臺車上的位置,保證鋼軌與移動臺車在行進方向平行.鋼軌吊裝數(shù)量可為1~2根.
2)開機:啟動冷卻塔電動機,使冷卻塔對中頻電源柜、電容器、淬火變壓器、感應器線圈及匯流銅排等部分進行水冷卻.
3)開啟中頻電源柜,調整電源功率.
4)開啟消諧補償柜,使消諧補償柜處于工作狀態(tài).
5)啟動移動臺車電動機,通過PLC變頻器變頻調整臺車行進速度.
6)門架上固定氣缸上升,帶動加熱裝置上升到高工作位置.
7)固定架兩側電動機移動,調整加熱裝置左右方向移動,落下淬火感應器,確保淬火感應器剛好壓在鋼軌上.
8)輸入鋼軌工藝參數(shù)和電參數(shù):電網(wǎng)電壓波動±10%,頻率波動50Hz±10%,中頻電壓600~800V,頻率900~1100Hz , 功率:180~200 kW,水壓0.2MPa.鋼軌軌頭加熱到900~980℃后適量噴霧冷卻,余溫控制在420~600℃.
9)開車移動工件完成整個淬火過程.
10)卸料.
齒輪采用高頻淬火機進行預處理工藝產(chǎn)生的影響
一般來說,對于帶花鍵孔的齒輪采用高頻淬火機滲碳淬火后內孔是收縮的。據(jù)文獻介紹,840℃淬火雖然花鍵內孔趨于收縮,但變形的分散度明顯減小,而860℃淬火時內孔變形大,穩(wěn)定分散度也大,因此還是采用840℃淬火為好,淬火過程對變形的影響更為顯著。連桿是汽車發(fā)動機主要的傳動機構之一,它將活塞和曲軸連接起來,把作用于活塞頂部的膨脹氣體壓力傳給曲軸,使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可逆地轉化為曲軸的回轉運動,以輸出功率。...
工藝的影響:
a.齒坯正火對滲碳齒輪變形的影響
齒坯正火是滲碳齒輪的一個預處理工序,但卻是一個不可省略或忽視的關鍵工序。經(jīng)多鏑的生產(chǎn)實踐證明:齒坯正火質量的好壞,不但影響齒輪冷加工性能,而且對齒輪采用高頻淬火機終熱處理的變形程度起著重要的作用。
正火溫度采用960℃,比滲碳溫高30℃,使齒還在滲碳前就消除鍛造熱應力及組織缺陷,獲得組織一致且均勻的齒坯。低于滲碳溫度的正火往往不能消除鍛造后的應力及組織缺陷。當錫在鋼材晶界偏聚,超過一定量時,使工件沖擊韌度急劇下降,機用鋸條正是出現(xiàn)上述情況。高于960℃的正火又容易出現(xiàn)魏氏體組織并使鐵素體呈網(wǎng)狀分布,造成組織不均勻,并且硬度值也高,變形量增大。采用960℃加熱、保溫2.5h 出爐后空冷的正火工藝,基本上消除了鍛造后的內應力和組織缺陷,以等軸狀的珠光體和鐵素體分布,金相組織為1、2級,硬度在165~190HB之間,切削性能良好,終熱處理后變形減少,變形規(guī)律也基本一致。所以正確選擇正火工藝并嚴格執(zhí)行對于減小變形是十分重要的。
b.滲碳淬火溫度對變形的影響
20CrNnTi鋼滲碳后采用適宜的淬火溫度對于減少熱處理的變形或使變形變得規(guī)律化是有很大作用的。經(jīng)過多次的試驗,適宜的淬火溫度是830~840℃。如果淬火溫度偏高,則齒輪變形量增大,公法線長度脹大量也隨著增大。
一般來說,對于帶花鍵孔的齒輪采用高頻淬火機滲碳淬火后內孔是收縮的。中頻淬火工藝運行情況是什么1)上料:用行車將鋼軌吊至移動臺車上,手動調整鋼軌在移動臺車上的位置,保證鋼軌與移動臺車在行進方向平行。據(jù)文獻介紹,840℃淬火雖然花鍵內孔趨于收縮,但變形的分散度明顯減小,而860℃淬火時內孔變形大,穩(wěn)定分散度也大,因此還是采用840℃淬火為好,淬火過程對變形的影響更為顯著。
機床刀墊采用超音頻淬火爐進行熱處理的工藝分析
機床刀墊的厚度為8mm,牙根部槽深為2mm,材料為40Cr鋼。熱處理技術要求:整體淬火回火后硬度為42-47HRC,平面度誤差≤0.4mm。為滿足此技術要求,采用超音頻淬火爐進行熱處理,效果良好。
(1)工藝流程 下料(40Cr鋼板材)一正火、校正、時效一機械加工一淬火、 校正、回火一噴砂一發(fā)藍一機械加工。
(2)熱處理工藝
1)正火、校正及時效。板料先采用超音頻淬火爐進行正火熱處理,加熱溫度為840-860℃,出爐后進行熱校正,平面度誤差控制在1mm以內,再進行時效處理。
2)淬火與回火
1、淬火。采用超音頻淬火爐進行,溫度為850℃,隨后及時回火。
2、回火?;鼗饻囟葹?80℃,回火后平面度誤差應控制在0.4mm以內。
對于回火后畸變超差的刀墊可重新夾胎具校正,即在刀墊畸變的高點處墊一個0.40mm的薄墊,裝胎具卡緊后再提高溫度10-20℃后重新回火。
3)噴砂。將刀墊表面的氧化皮等用噴砂機進行噴砂處理,為發(fā)藍做好準備。
(3)檢驗結果 整體硬度為42 -47HRC,用塞尺檢驗刀墊平面度,平面度誤差≤0.4mm,均滿足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