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鹽廢水處理技術特點
青島藍清源環(huán)保高鹽廢水處理技術特點
廢水主要來源是酸水、堿水和大量的有機物,每天產生酸性廢水50方,氯根含量,TOC為1850mg/l,產生堿性廢水40方TOC為2000mg/l。弱堿性沖洗水120方,氯根為1351mg/l,TOC為230mg/l。
青島藍清源環(huán)保公司液膜式蒸發(fā)濃縮:
脫硫廢水蒸發(fā)器節(jié)能工藝在各種污水(廢水)種類中,難處理的莫過于高含鹽類,它指總溶解性固體和有機物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等于3.5%的廢水,除了含有有機污染物外,還含義大量的無機鹽、Cl-、[SO4]2-、Na 、Ca2 等離子,這些高鹽及高有機物廢水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勢必會對水體生物、生物飲用水和工農業(yè)生產用水產生極大危害,例如預處理功能以及后期系統(tǒng)的操作與維護,更重要是要根據(jù)水的水質以及后期用途來進行膜的選擇及定型。可謂說膜分離技術是目前比較先進的濃縮方法和分離凈化,與傳統(tǒng)工藝操作相比較不同在于,物理過程是膜處理的主要過程,不發(fā)生相變、在常溫下運行、選擇性強、無化學變化、適應性強.擯棄了傳統(tǒng)的占地面積大、污染問題嚴重、能耗高、操作繁瑣和自動化控制難的特點.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
這類設備是使料液在管壁或器壁上分散成液膜的形式流動;從而使蒸發(fā)面積大大增加,提高蒸發(fā)濃縮效率。液膜式蒸發(fā)器按照液膜形成的方式可以分為自然循環(huán)液膜式蒸發(fā)器和強制循環(huán)液膜式蒸發(fā)器。而按液膜的運動方向分又可分為升膜式、降膜式和升降膜式蒸發(fā)器。
升模式蒸發(fā)器 用途和特點:
升模式式蒸發(fā)器適用于牛奶、果汁、糖漿、蜂蜜、乳清、植物蛋白液等液體食品的真空濃縮,也可供生物、提液的真空濃縮之用。
這種污水難以進行生化處理,必須經過預處理后再生化方法進行處理,處理方案如下:
1、對于浸酸和浸堿非別進行預處理。根據(jù)間歇性處理的原理,對于濃酸廢水和濃堿廢水分別見一個容積20方的初沉池,池中加設格柵。初沉池中的底泥和格柵前雜質送干化池。
2、在初沉池后建設一個50方的混凝反應池,將隔除大顆粒雜質泥沙的酸、堿水加入混凝反應池進行中和混凝?;炷巹┬跄齽┎捎悯0坊蛘邭ぞ厶侨芤?。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
青島藍清源環(huán)??萍加邢薰局鳡I產品:蒸發(fā)器,MVR蒸發(fā)器,結晶蒸發(fā)器,廢熱蒸發(fā),廢氣回收,高燕廢水蒸發(fā),廢水零排放,干燥機
活性污泥法高鹽廢水蒸發(fā)器
青島藍清源環(huán)保公司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采用人工曝氣的手段,使得活性污泥均勻分散并懸浮于反應器中和廢水充分接觸,并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對廢水中所含的有機底物進行著合成和分解的代謝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有機物質被微生物所利用,得以降解、去除。同時,亦不斷合成新的微生物去補充、維持反應器中所需的工作主體——微生物(活性污泥),與從反應器中排除的那部分剩余污泥相平衡。
活性污泥法處理的關鍵是保證微生物正常生長繁殖,為此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要供給微生物各種必要的營養(yǎng)源,如碳、氮、磷等,一般應保持BOD5:N:P=100:5:1(質量比)。煤氣化廢水中往往含磷量不足,一般為0.6~1.6mg/L,故需向水中投加適量的磷;二是要有足夠氧氣;三是要控制某些條件,如pH值以6.5~9.5、水溫以10~25℃為宜。另外應將重金屬和其他能破壞生物過程的有害物質嚴格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
活性污泥法處理電滲析脫鹽后廢水
水質分析
自配模擬高鹽廢水,離子組成由氯化鈉、KCl、氯化鎂、碳酸氫鈉試劑配比而成,COD由葡萄糖配制而成,模擬廢水中Na 8 150 mg/L,K 80 mg/L,Mg2 8 mg/L,Cl- 12 650 mg/L,HCO3- 1 110 mg/L,COD 3 850 mg/L。
1.4 試驗方法
1.4.1 電滲析脫鹽實驗
將模擬廢水通入電滲析脫鹽通道中,純水通入汲取通道,極水為2 g/L的NaNo3溶液,各5 L。保持廢水和汲取液流量相同,為40 L/h,極水流量60 L/h,循環(huán)操作。試驗在室溫條件,15 V恒電壓模式下進行,每隔5 min取少量廢水和汲取液進行分析,當汲取液電導率接近廢水電導率時,用純水更換全部的增濃汲取液,再繼續(xù)上述脫鹽操作。
活性污泥法處理電滲析脫鹽后廢水
取100 mL接種活性污泥與900 mL廢水于2 L的曝氣反應池內馴化培養(yǎng),控制溶液DO在2~4mg/L。馴化期廢水的無機鹽組成與電滲析脫鹽后廢水的無機鹽組成相同,僅通過增加葡萄糖的投加量來逐步提高廢水中的COD(由400 mg/L逐步提高至3 590 mg/L)。至馴化成熟后,采用電滲析脫鹽后廢水作為進水。在馴化和穩(wěn)定處理期間,每次進水均投加營養(yǎng)物質及微量元素,以保證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反應采用每周期曝氣22 h,靜置沉降2 h的操作方式,取上清液分析其中的COD來表征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果。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
高鹽廢水?含鹽廢水的工藝流程
青島藍清源環(huán)保利用采用汲取液的電滲析-活性污泥法組合工藝處理含鹽廢水,在降低污水含鹽量后,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夠大幅度降低污水COD。針對實驗含鹽廢水,經過5次更換汲取液,160 min處理后廢水總含鹽質量濃度由22 000 mg/L降至1 630 mg/L,除碳酸氫根離子脫除率接近70%外,廢水中其他離子的脫除率均在90%以上。對電滲析脫鹽后廢水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通過逐步提高廢水中COD的方式對其進行馴化,經14 d馴化后COD降解效果明顯,24 h去除率維持在85%左右。此電滲析-活性污泥法組合工藝為高鹽廢水的處理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大型降膜廢水蒸發(fā)器機械特點含鹽廢水的工藝流程
含鹽水首先進入冷凝器中預熱、脫氣,而后被分成兩股物流。一股作為冷卻水排回大海,另一股作為蒸餾過程的進料。
進料含鹽水加入阻垢劑后被引入到蒸發(fā)器的后幾效中。料液經噴嘴被均勻分布到蒸發(fā)器的頂排管上,然后沿頂排管以薄膜形式向下流動,部分水吸收管內冷凝蒸汽的潛熱而蒸發(fā)。
二次蒸汽在下一效中冷凝成產品水,剩余料液由泵輸送到蒸發(fā)器的下一個效組中,該組的操作溫度比上一組略高,在新的效組中重復噴淋、蒸發(fā)、冷凝過程。剩余的料液由泵往高溫效組輸送,后在溫度高的效組中以濃縮液的形式離開裝置。
生蒸汽被輸入到一效的蒸發(fā)管內并在管內冷凝,管外含鹽水產生與冷凝量基本等量的二次蒸汽。
由于第二效的操作壓力要低于一效,二次蒸汽在經過汽液分離器后,進入下一效傳熱管。蒸發(fā)、冷凝過程在各效重復,每效均產生基本等量的蒸餾水,后一效的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含鹽水冷凝。
一效的冷凝液返回蒸汽發(fā)生器,其余效的冷凝液進入產品水罐,各效產品水罐相連。由于各效壓力不同使產品水閃蒸,并將熱量帶回蒸發(fā)器。
這樣,產品水呈階梯狀流動并被逐級閃蒸冷卻,回收的熱量可提高系統(tǒng)的總效率。被冷卻的產品水由產品水泵輸送到產品水儲罐。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水是平均含鹽量小于5mg/1的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