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說烏桕樹是一種怪樹,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烏桕樹上有很多的害蟲,并且是很多農(nóng)民怕的害蟲之一——洋辣子??梢哉f烏桕樹是洋辣子的溫床,它們就喜歡在烏桕樹上產(chǎn)卵。如果從樹下經(jīng)過,很容易就被掉落的洋辣子砸到,然后就被它的毒刺毛所傷。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烏桕樹的汁液有毒。在有些地方把烏桕樹稱之為“辣子樹”,是因為烏桕樹的樹葉、樹枝在被折斷之后,就會流出一種有毒的汁液,只要沾到人的皮膚上,就會立馬出現(xiàn)或是“”的癥狀,并且還有強烈的疼痛感,這種癥狀就和被洋辣子的毒刺毛蟄了一樣。所以在過去,農(nóng)民見到烏桕樹,一般都會繞道走。如果自家附近,或者是莊稼地里長出來的烏桕樹了,也會立馬砍掉,免得它來禍害人。
兒時對于烏桕的五彩斑斕和白星點點幾乎熟視無睹,甚至春夏時節(jié)不敢接近。原來,烏桕密密麻麻的葉子中藏著不少綠綠的刺蛾,刺到人有毒而且痛,大的刺蛾甚至?xí)谷税l(fā)燒,令小孩尤其是男孩子望而生畏,不敢隨意攀爬烏桕樹。每到秋天,孩子們就盼著烏桕籽快點掉落,好撿拾起來賣給供銷社。每天放學(xué)后就到烏桕樹下?lián)炱鹨粭l條樹枝,摘下一串串烏桕籽,慢慢積攢到烏桕籽完全掉光,就用尿素袋裝著拿到供銷社去賣。
烏桕是較早被我國先民所熟識和利用的經(jīng)濟樹種之一。烏桕籽落葉喬木,高達15米,具乳液,樹皮灰色而有淺縱裂。單葉互生,紙質(zhì);菱形至闊菱狀卵形,長3~8厘米,寬3~7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至鈍形,全緣,兩面均綠色,,秋天變成紅色;花單性,雌雄同株。蒴果橢圓狀球形,直徑1~1.5厘米,成熱時褐色,室背開裂為3瓣,每瓣有種子1粒。種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蠟?;ㄆ?~7月。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