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非線性電阻片及其引線的對地絕緣電阻,用1000V兆歐表測量引線與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其值不應小于10MΩ。
互聯(lián)箱閘刀(或連接片)接觸電阻和連接位置的檢查
連接位置應正確無誤。
電纜線路直流電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測量、電容測量作為新建線路投入運行前和運行中的線路連接方式變動后,有關計算(如系統(tǒng)短路電流、繼電保護整定值等)的實際依據(jù)。
8.2試驗周期
交接試驗。
8.3試驗方法
與架空線路參數(shù)相同。因為電纜的正序電容和零序電容相同,故通常只用導體與金屬屏蔽間的電容表示。
電纜線路參數(shù)測量更多見:電纜線路參數(shù)試驗 專題
9. 紅外及接地電流檢測
用紅外熱像儀測量,對電纜終端接頭和非直埋式中間頭進行測量,分兩種類項缺陷:
電流致熱型缺陷:電纜終端接頭的金屬導體
電壓致熱型缺陷:終端接頭應力錐的中后部位;非直埋式中間頭
電流致熱型缺陷判據(jù):
一般缺陷:電纜終端接頭的金屬導體相對溫差小于15K;
嚴重缺陷:電纜終端接頭的金屬導體熱點溫度大于80℃;或相對 不平衡率>80%;
危急缺陷:電纜終端接頭的金屬導體熱點溫度大于110℃;或相對 不平衡率>95%
電壓致熱型缺陷判據(jù)如下:均為嚴重缺陷,上報設備部和試研院
施工要點
電纜輸送機與滑車搭配使用,根據(jù)電纜的型號、規(guī)格選取電纜輸送機與滑車。
一般每隔20米左右放置一臺電纜輸送機,每隔3~4米放置1個滑車。
在隧道內拐彎、上下坡等地方應額外增補電纜輸送機,并加設專用的拐彎滑車。在比較特殊的敷設地點,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增加電纜輸送機。
全部機具布置完畢后,試運轉應無問題。
電纜盤處設1~2名有豐富經驗人員負責施工,檢查外觀有無破損,并協(xié)助牽引人員把電纜端頭順利送到井口下。
電纜盤應配備制動裝置,它可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能夠使電纜盤停止轉動,有效的防止電纜受損傷。
敷設過程中,局部電纜出現(xiàn)余度過大情況,應立即停車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敷設,防止電纜彎曲半徑過小或撞壞電纜。
電纜敷設的速度要求6m/min。
電纜線路的裕度按照設計要求預留。
電纜敷設后,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將電纜固定在電纜支架上,如采用蛇行敷設應按照設計規(guī)定的蛇形節(jié)距和幅度進行固定。
監(jiān)理要點
Di——絕緣外徑,m;
ε——絕緣介質相對介電常數(shù),交聯(lián)聚乙烯ε=2.5,聚乙烯ε=2.3,聚ε=8.0,F(xiàn)/m;
ε0——真空介電常數(shù),ε0=8.86×10-12,F(xiàn)/m;
7. 計算實例
一條電纜型號YJLW02-64/110-1X630長度為2300m,導體外徑Dc=30mm,絕緣外徑Di=65mm,電纜金屬護套的平均半徑rs=43.85,線芯在20°C時導體電阻率 ρ20=0.017241×10-6Ω·m ,線芯電阻溫度系數(shù)α=0.00393℃-1 ,k14k5≈1,電纜間距100mm,真空介電常數(shù)ε0=8.86×10-12 F/m,絕緣介質相對介電常數(shù)ε=2.5,正常運行時載流量420A。定額電壓參數(shù)見下表(點擊放大)330kV操作沖擊電壓的峰值為950kV。計算該電纜的直流電阻,交流電阻、電鳡、阻抗、電壓降及電容。
計算如下:
1.直流電阻
根據(jù)直流電阻公式:
得:
R'=0.017241×10-6 (1 0.00393(90-20))/(630×10-6)
= 0.3489×10-4(Ω/m)
該電纜總電阻為R=0.3489×10-4×2300 = 0.08025(Ω)
2.交流電阻
由公式YS=XS4/(192 0.8XS4),XS4=(8πf/R′×10-7kS)2得:
XS4=(8×3.14×50/0.3489×10-4)×10-14= 12.96
YS=12.96/( 192 0.8×12.96) = 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