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清時期以來,云南鶴慶縣就是白族造紙業(yè)的中心,它曾對云南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造紙業(yè)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直到今天仍保留有傳統(tǒng)工藝造紙法。至于鶴慶的造紙技術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則是一個很難考究的問題,在大理州文管所保存的佛圖塔出土的經(jīng)卷中有《大通方廣經(jīng)》殘卷,卷末有“玄化寺內(nèi)造鎮(zhèn)”“造經(jīng)施主三寶弟子某某某修”等字樣,另一《大通方廣經(jīng)》殘卷上有“至正二十六年太歲丙”等字,所以,很可能元代至正26 年(1366 年) 在鶴慶的玄化寺已成批制造經(jīng)卷??截惣堃驗楸容^薄容易劃破單透明度高,硫酸紙厚比較實用,但透明度較低,如果不是很專業(yè),兩種都可以用的。今天大理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南詔大理國時期的經(jīng)卷一般都可肯定是構皮紙[3 ] ,但是否就是鶴慶白棉紙,則尚無充分根據(jù)。




明代的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構皮紙也稱為“綿紙”,可見這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通常的稱呼。然而,由于白族制造的構皮紙較白,其特征很明顯。通常優(yōu)良的拷貝紙,以17g/m2的拷貝紙為例,通常可覆蓋達到6-8層,極其優(yōu)良的達到12層。所以,鶴慶“白棉紙”與一般的“綿紙”又可區(qū)別開來。80 年代以后,由于書畫用紙很少了,白棉紙主要作為祭祀用的錢紙,對質(zhì)量要求不高, 此時在抄紙前則可摻入舊紙,即把舊紙舂細,放入撈槽中,與新的構皮紙料混合,攪拌均勻即可抄紙,這道舂細工序一般是婦女做。當然,若對質(zhì)量特別是紙的物理強度有要求,就不摻舊紙。






在云南各民族生產(chǎn)的竹紙中,龍珠的竹紙的質(zhì)量是我們所見到的的手工竹紙。其勻細、光潔、柔軟皆屬上乘。一些龍珠的老紙工告訴我們,過去龍珠生產(chǎn)的竹紙馳名的是水紅紙和紅表梅紙。雪梨紙開放分類:包裝紙請用一段簡單的話描述該詞條,馬上添加摘要。遠銷西南各省,民國時還作為報紙用紙?,F(xiàn)在由于受機制紙的沖擊,龍珠的竹紙基本上只用于祭祀用的錢紙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是用于白族民間寫對聯(lián)的紙,這種紙,應使用膠水(牛皮膠) 脫膠一次,曬干后,寫字就不陰了。為了使紙張透明,還可以在紙上著蠟,這種紙舊時可用于臨摹。有龍珠的村民告訴筆者,在附近山上有一塊乾隆年間的墓碑講到當?shù)氐脑旒埱闆r,可惜路途難走,筆者末能去考察。




利用拷貝紙輔助作畫的做法是在作畫前,用拷貝紙覆蓋在畫紙上,固定好,不要讓紙張發(fā)生位移,否則就麻煩了。用較硬的筆在拷貝紙上繪畫由于拷貝紙很薄,所以底下的畫紙上就有了繪畫的印記,然后取下拷貝紙,我們就可以按照畫紙上留下的痕跡繪畫了。
還有一種做法是類似于復印的做法,把拷貝紙的一面用鉛筆涂黑,制成“復印紙”,同樣把拷貝紙涂黑的一面覆蓋在畫紙上,固定好,然后就可以在拷貝紙上作畫了。用硬一點的筆畫一下,底層的畫紙就印出來了。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使用,看哪種方法比較合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