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切削液的潤滑性能只是切削液諸多功能之一,并非潤滑性越高越好,過度的潤滑往往會帶來相反的作用,如因極壓性過頭產(chǎn)生了化學(xué)磨損,則會大大縮短我們刀具的使用壽命。
磨削時產(chǎn)生“燒壞”發(fā)藍等問題是磨削時局部高溫過熱所致。
磨削液的冷卻作用是通過固、液兩相的換熱作用,將砂輪及工件上累積的熱量及時傳走,而使其保持在較低的溫度水平下,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和便于拆卸操作。
砂輪和工件處在較低的溫度水平下當然對降低磨削區(qū)的溫度有效。但這種冷卻降溫是間接的,更直接的辦法是改善磨削區(qū)的潤滑條件,減少摩擦點產(chǎn)生的熱量,這對降低摩擦點的瞬時高溫更有效。
所以如果發(fā)生燒壞問題,主要應(yīng)通過提高磨削液的潤滑性來解決。例如改水基為油基或提高磨削液的極壓活性。
蕪湖切削液是非常受大家喜愛的,物美價廉,今天和大家說一下蕪湖切削液所具備的性能有哪些?
1、冷卻性能:冷卻作用是通過乳化液和因切削而發(fā)熱的刀具、切屑和工件間的對流和汽化作用把切屑熱從固體(刀具、工件)處帶走,從而有效地降低切削溫度,減少工件和刀具的熱變形,保持刀具硬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耐用度。
2、潤滑性能:潤滑作用就是其減少前刀面與切屑、后刀面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形成部分潤滑膜的作用,以防止刀具與切屑或工件間的粘著,所以良好的潤滑可以減少功能消耗、刀具磨損和良好的表面光潔度。
3、清洗性能:在金屬加工過程中,切屑、鐵粉、磨屑、油污、沙粒等常常粘附在工件、刀具或砂輪表面及縫隙中,同時沾污機床和工件,不易清洗,使刀具或砂輪切屑刃口變鈍,影響切削效果。所以要求乳化液有良好的清洗作用。乳化液的清洗性能就是指乳化液防止這些細顆粒粘結(jié)和利用液流的機械沖洗作用將其沖走的能力。
4、防銹性能:在金屬加工過程中,工件要與環(huán)境介質(zhì)如水、氧、硫、SO2、二氧化碳、H2S、氯離子、游離酸堿和乳化液分解或氧化變質(zhì)所產(chǎn)生的油泥等腐蝕性介質(zhì)接觸而受到腐蝕,機床部件與乳化液接觸的部分會產(chǎn)生腐蝕。因此要求乳化液有一定的防銹能力。
切削液非常廣泛的運用在我們生活中,切削液的用量也是根據(jù)被清洗的機器材料來決定的,今天和大家列舉幾個常見的刀具:
1、工具剛刀具:其耐熱溫度約在200~300℃之間,只能適用于一般材料的切削,在高溫下會失去硬度。由于這種刀具耐熱性差,要求冷卻液的冷卻效果要好,一般采用乳化液為宜。
2、高速鋼:這種材料是以鉻、鎳、鎢、鉬、釩(有的還含鋁)為基礎(chǔ)的好品質(zhì)合金鋼,它們的耐熱明顯比工具鋼高,允許的蕞高溫度可達600℃。使用高速剛刀具進行低速和中速切削時,建議采用油基切削液或乳化液。在高速切削時,由于發(fā)熱量大,以采用水基切削液為宜。若使用油基切削液會產(chǎn)生較多的煙霧,污染環(huán)境,而且容易造成工件燒壞,加工質(zhì)量下降,刀具磨損增大。
3、陶瓷型刀具:采用氧化鋁(Al2O3)、金屬和碳在高溫下燒結(jié)而成,這種材料的高溫耐磨性比硬質(zhì)合金要好,一般采用干切削,但考慮到均勻的冷卻和避免溫度過高,也常用水基切削液。
4、金剛石刀具:具有極高的硬度,一般采用干切削。為避免溫度過高,也象陶瓷材料一樣,許多情況下采用水基切削液。
切削液的操作方法:
1、選取潔凈的容器,將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內(nèi),然后在低速 攪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切削液時,原液的加入速度保持均穩(wěn).
需要特別注意: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順序不能顛倒,盡量不要在機床的油 池(槽)內(nèi)直接調(diào)配工作液.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經(jīng)??吹焦と嗽谂渲?切削液時隨意性較大,操作者看到水箱內(nèi)切削液少了就加水,加濃縮 液,攪拌后覺得切削液濃度不夠,再加濃縮液;看上去太濃了又再加水, 一切以感覺為主.(切忌只加水,不加原液),認為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差不多就行,它造成的結(jié)果是今天的配制比例是1:20,明天也許是1:10或1:30,這必定會對切削液產(chǎn)生嚴重影響.水溶性切削液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同的加工形式對潤滑和冷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般規(guī)律是切削負荷越大,潤滑要求越高,則切削液配制濃度相對越大;加 工速度越高則對冷卻的要求偏重一些,切削液配制濃度則相對低一 些.一般情況下切削負荷的變化規(guī)律是:磨削〈車削〈飩削〈拉削,而加 工速度則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