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液下泵密封箱內積存大量液體殘留物
液下泵密封空氣的使用改造2臺液下泵投入運行后,從根本上解決了包裝效率低的實際問題,安全生產奠定了基礎。
運行半年后,在對該設備正常的維護保養(yǎng)過程中,發(fā)現液下泵密封箱內積存大量液體殘留物,而且動、靜密封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蝕現象,甩液盤存在嚴重腐蝕,泵軸有輕微腐蝕,因懷疑設備選用材質存在問題,于是聯系供貨廠家來人到廠分析處理。
經現場分析確認,液下泵采用的密封空氣存在質量問題,空氣含水超標,且含有雜質。于是根據廠家要求對密封空氣系統進行改造,重新從車間引入一根空氣管線作為液下泵的密封氣。
經過試用,效果非常明顯,再也沒有出現過腐蝕密封箱和泵軸的情況。所以液0氯液下泵的使用,密封空氣的質量相當重要。三、液下泵的軸承內光滑脂改換:對軸承來說,光滑是左右其性能的主要問題。液下泵的維護保養(yǎng)和安全操作:液0氯中間槽液位不準超過中間槽容積的80 ,不得低于中間槽容積的20 ,保持液位在高于液下泵葉輪液位下使泵運行,防止因液位過低使泵產生氣蝕或空轉,造成泵葉輪或密封損壞。
絕0對禁止中間槽內液體打空。泵啟動前必須放空緊急密封氮氣并進行盤車,若盤車不動,能啟動泵,否則會造成泵電機或密封損壞。密封空氣壓力應控制穩(wěn)定,并在規(guī)定值以內。禁止先開閥門再開泵和先停泵后關閥門。
液下泵的運行狀況和空氣密封氣的壓力穩(wěn)定情況,通過調整無熱再生空氣干燥裝置氣水分離器底部閥門使氣壓控制在穩(wěn)定值以內;同時每班定期開啟閥門,排放分離器可能存在的積水。液下泵操作和巡檢人員要和密封空氣輸送單位做好協調工作,保證液下泵空氣供應穩(wěn)定。若遇供氣單位??諝?,則立即按停泵程序進行液下泵停泵操作,待泵完全停止后再開啟氮氣進行緊急密封。以防止雜質進入中間槽而影響泵的運轉。3、液下泵泵的出口管路必須另設支架,不允許將其重量直接落在泵體上。具體做法為:開啟旁通閥門,關閉過濾器進出口兩端的閥門,開啟過濾器上部的抽空管閥門,待確認過濾器內無大量氯0氣積存后卸開過濾器兩端法蘭,把過濾器芯拿出來清理,并進行干燥。
玻璃鋼液下泵優(yōu)勢介紹
玻璃鋼液下泵優(yōu)勢介紹泵站防水性高
對于低洼易澇地區(qū),在堤防決口或超過設計標準的特大暴雨降臨時,排灌泵站常被水淹。一旦泵站的機電設備被水浸泡,清洗和烘烤等修復工作量很大,將會延遲排水時間,增加災害損失。因此,常規(guī)泵站本身的防洪防潮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問題之一。但玻璃鋼液下泵采用的是潛水電機,水泵機組可以在水下運行。要曉得液下泵吸水口處能樹立的真空度是有限度的,相對真空的吸程約為10米水柱高,而水泵不能夠樹立相對的真空。所以,即使泵站被水淹沒,只要電機不超載,水泵能在穩(wěn)定區(qū)工作玻璃鋼液下泵隨時可投入運行。
機組拆裝快捷
以往的玻璃鋼液下泵和出水管是用螺栓連接,主要用于深井提水、小型施工排水等。但近代的玻璃鋼液下泵與出水管之間已經實現了自動偶合,在出水管固定的情況下,不需要螺栓便可快速安裝和拆卸水泵機組,從而大大加快了機組的安裝和檢修速度。如河北省滄州的葉三撥泵站,每臺常規(guī)的口徑1.4m立式軸流泵機組安裝時間為15~20天,而口徑相同的玻璃鋼液下泵只需1天。對于小型玻璃鋼液下泵機組,安裝拆卸就更加方便,有的只需1小時就可以安裝或拆卸完畢。2、液下泵裝上電機,盤動聯軸器,檢查泵軸與電機是否同心、轉動是否輕重不勻,正常后再運轉。這對于防洪排澇等需要緊急拆裝的泵站是十分有利的。
當前的大口徑玻璃鋼液下泵的主要安裝型式有井筒式和導軌式二種。
軸流式和導葉混流式玻璃鋼液下泵的主要安裝方式是井筒式。井筒式又有懸吊式、彎管式、落地式、開敞式等。
另外,對于不同型式的進水流道。也可以采用井筒式玻璃鋼液下泵。為鐘型進水流道的井筒式玻璃鋼液下泵裝置形式。
泵站工程投資省
泵站工程投資包括土建投資和設備投資。采用玻璃鋼液下泵后,土建投資和設備投資均可降低。
熔鹽液下泵
熔鹽液下泵液下泵的技術改進
泵是從井罐中汲送比重不大于2的液體,廣泛用于化工行業(yè)和其它一般的供水或排水。當汲送腐蝕性的介質時,液而以下的零件采用耐腐蝕性的材質。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泵
若安裝在水泥井罐上,水泥基礎與泵支承座間加墊鐵或槽鋼,用地腳螺栓直接聯結即可,占用空間小。它工作時泵頭潛入液而以下,而電機位于液而以上,它不象潛水泵那樣對電機保護要求嚴格。若懸深達到要求,用液下泵成本低,因而應用廣泛。
從現場反饋的信息知,懸深小于2m的YH,YHF液下泵,由于軸相對較短,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少。而懸深長的液下泵軸長度一般為2m以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多一些。下而就泵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
1存在的問題
1)葉輪與軸連接處偏磨;
2)套筒聯軸器用的時間久了磨損,發(fā)出噪聲;
3)中間水中軸承處于干磨狀態(tài);
4)有時整臺泵振動,發(fā)出噪聲。
2問題分析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做了大量的技術分析,并通過評審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泵的懸深過長,上軸與下軸靠套筒聯軸器聯接不同心;
2)泵出口與外聯接管處垂直度達不到要求;
3)出水接管與中間接管的同軸度達不到要求;
4)套筒聯軸器與錐環(huán)間用時間長了產生間隙,發(fā)出噪聲;
5)由于支承座以下處于液體中,對中間水中軸承來說無壓力差,液體無法進入中間水中軸承中進行潤滑;
6)由于泵的懸深較長,整臺泵裝配好運輸時,當運輸的車輛在路而上顛簸時,就會使中間接管、出水接管、軸產生振動,從而使軸產生彎曲,出水管與中間接管扭曲。當用戶使用時,也會產生葉輪與軸聯接處偏磨,整臺泵振動,發(fā)出噪聲。
7)軸長要求加工精度高,很難保證。
3解決的方法
原因找到后,我們首先從工藝上考慮,經技術分析與計算,認為很難達到要求。如YHF100-200型號的泵,懸深在4m以上,由于受一些因素影響,加工后檢測,圓跳動達O.h-0.9,工藝方而的正考慮用夾具在撞床上加工。
工藝上解決以上問題有困難,那么就從設計上著手,泵在性能上能達到要求,所以無須考慮水力設計,只考慮結構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
1) 把原套筒聯軸器如圖1結構改為圖2結構,上軸與下軸同軸度達到了要求,葉輪與軸聯結處的偏磨也就解決了,同時也避免了由于套筒聯軸器與錐環(huán)間產生的間隙而發(fā)出噪聲。
4結論
今年已對以上泵進行了試驗,性能達100%,振動與噪聲達95%。如對YH100-1606進行試驗,流量為1()() m3100m /h,轉速為2900r/min時,揚程為32m,效率為80%。振動與
噪聲各為C級,符合性能要求,達到了振動與噪聲標準。同時用以上設計的運輸裝置,運往內蒙的泵沒有出現以上問題。因此,此次對懸深長的YH,YHF系列泵改進是成功的,為我公司節(jié)約了大量的維修費用,并大大延長了該系列泵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