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父母過于保護孩子,事都提前為孩子計劃好,孩子一個眼神
父母對于孩子的愛是無私而偉大的,相信沒有哪個人會質(zhì)疑父母對于孩子的愛。他們會給孩子的教育,自己寧可節(jié)衣縮食,也要送孩子上的學(xué)校,他們寧可吃粗茶淡飯,也要給孩子提供成長所需的營養(yǎng),他們還會盡自己所能讓孩子穿得好住得舒服……尤其是當孩子生病或者有某種障礙時,由于過于擔憂和自責,這種愛的保護就更事無巨細了。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父母過于保護孩子,事事都提前為孩子計劃好,孩子一個眼神,父母就知道孩子餓了,不等孩子張口說話,父母就主動拿來食物……這些都會讓孩子失去用語言表達自己需求和挑戰(zhàn)新事物的機會。這不是在幫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因此,為人父母,我們在盡可能給予孩子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也一定要給予他們適合的教育,從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限制這些角色時,他才不會那么無助!
他們把壞蛋關(guān)進,讓布娃娃早早睡覺;因為自己的布娃娃太調(diào)皮,所以不讓它吃點心。你看到孩子限制這些角色時,可能正是他在練習控制自己的某些愿望和感受。他也可能正在分辨你給他的限制是什么,把限制加到別人(或東西)的身上,他才不會那么無助!害怕分離(父母會離開我),害怕受傷(我會傷到我的身體,再也無法恢復(fù)),害怕災(zāi)難(龍卷風會把我們的房子吹走),這些都是孩子普遍的。即便孩子會說話了,他們通常也會害怕用語言公開地表達這些感受,但是這些可怕的感受一定會出現(xiàn)在游戲當中。
和她互動,與她對話,一定不能放棄使用語言!
如果孩子的行為和語言一樣雜亂無章,那就要引導(dǎo)她掌握基本的“給和拿”這樣的互動,讓她開始和完成肢體動作的溝通。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使用語言,不要簡化語言,而是試著教她一些名詞,給東西起名字或者讓孩子重復(fù)這些語句。和她互動,與她對話,一定不能放棄使用語言!你仍然可以教孩子那些與她的行為相關(guān)的東西的名稱,但不要期望孩子在掌握有目的的肢體語言之前,能夠有目的地說話。
如果她在唱歌或背誦某個動畫片的內(nèi)容,你也可以參與,不過要更改
如果她在唱歌或背誦某個動畫片的內(nèi)容,你也可以參與,不過要更改內(nèi)容。如果她走開以躲避你的干擾,那就走到她跟前去,微笑著和她面對面,重復(fù)你說的話。把簡單的背誦變成一個游戲,她的每一個聲音都會得到你的回應(yīng)。她或許會,不過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同時也在與你互動。后她會接受你的參與,讓你幫她把重復(fù)性的背誦變成一個共同的活動。你或許會注意到孩子選擇的臺詞和她當時的情況比較接近,具有交流的目的,經(jīng)常代表著她的感受。